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查看

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部教授 李兰娟



QQ图片20200412102858.png



李兰娟,女,1947年9月13日出生于浙江绍兴,感染病(传染病)学家、中国人工肝开拓者、国家传染病重点学科带头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第一批成员。李兰娟主要从事传染病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擅长各类肝炎、感染性疾病、新发突发传染病诊治,尤其是肝衰竭、病毒性肝炎、肝病微生态研究 。


QQ图片20200412103030.png


1947年9月13日,李兰娟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县夏履镇夏履桥村。

1960年7月,李兰娟从绍兴夏履中心小学毕业后,被保送到绍兴三中  。

1963年,李兰娟被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中学(现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录取。高中毕业后,她回到夏履镇做教师,并在省中医院学了针灸。之后,大队筹办农村合作医疗,大队支部书记请她去做赤脚医生,李兰娟的从医之路从此开启 [5]  。

1970年,李兰娟被大队推荐到浙江医科大学学习  。

1972年4月,在校期间的李兰娟加入中国共产党。

1973年6月,李兰娟从浙江医科大学毕业后,在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担任主治医师(至1993年10月)。

1974年9月—1975年6月,李兰娟在浙江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系学习。

1983年9月—1984年1月,李兰娟在浙江省卫生英语进修学校英语口语班学习。

1984年8月,李兰娟在中国丹麦培训中心学习了两个月的微生物学。

1986年,李兰娟申请到了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的青年科研基金,开始进行人工肝技术的研究。


QQ图片20200412104557.png


1993年10月—1996年10月,李兰娟担任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

1996年10月,李兰娟担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教授。

1996年11月—2002年6月,担任卫生部传染病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1998年3月—2008年3月,李兰娟担任浙江省卫生厅厅长、党组书记。

2002年6月—2007年6月,李兰娟担任卫生部传染病重点实验室主任。

2002年,担任肝衰竭与人工肝学组组长,主持制定了中国《人工肝支持系统的治疗指南》。

2003年,在抗击“非典”的工作中,李兰娟对浙江省“非典”防治提出并采取了一系列创新性措施。

2005年,李兰娟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隶属于医药卫生学部(感染性疾病与传染病学)  。

2014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2016年,获得第十一届光华工程科技奖

2018年1月,李兰娟团队获2017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2020年2月11日,李兰娟院士进入湖北省人民医院东院区ICU,分析了每一位患者的病情,并给出治疗方案。她的防护服上,写有“武汉加油”几个大字

2020年3月31日,浙江省援鄂重症新冠肺炎李兰娟院士医疗队凯旋


QQ图片20200412102944.png


李兰娟主要成就

李兰娟从事传染病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40余年,擅长各类肝炎、感染性疾病、新发突发传染病诊治,尤其是肝衰竭、病毒性肝炎、肝病微生态研究。作为中国人工肝开拓者,创建独特有效的李氏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获重大突破。首次提出感染微生态学理论,从微生态角度来审视感染的发生、发展和结局,为感染防治提供了崭新的思路,还从基因的角度首次揭示肠道菌群与肝硬化的秘密。  

首次揭示重型肝炎病人肠道微生态变化规律,阐明了肠道微生态变化与重型肝炎发生、发展的关系,丰富了重型肝炎发病机制的理论;提出B/E值为肠道定植抗力的新指标,为肠道微生态基础和应用研究提供了客观依据;成功培育出无菌大鼠(已通过国家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鉴定),建立了无菌动物实验研究平台;注重细菌耐药研究,引领细菌耐药研究小组发现六个β-内酰胺酶新基因型;率领课题组成功培养分离出SARS病毒并完成全基因测序,系中国大陆第二株登录GenBank;首次发现PBMC中有复制型SARS-CoV存在,对揭示“非典”的发病机制具有一定的意义  。

李兰娟创建独特有效的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ALSS),使得急性、亚急性重肝病死率从88.1%降低至21.1%,慢重肝从84.6%降至56.6%;主持制定ALSS技术规范作为全国标准,推广至全国;建立中国第一个永生化人源性肝细胞系;创建四步灌流分离肝细胞新方法;构建新型混合型人工肝;首次揭示重肝肠道微生态变化规律  。

2013年3月,以李兰娟为首的中国科学家在H7N9禽流感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论文《人类感染活禽市场来源的新发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临床分析和病毒基因组特征》在医学期刊《柳叶刀》上发表  。

 

QQ图片20200412103053.png


学术论著

截至2016年12月,李兰娟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在Nature、Lancet、NEJM等SCI收录杂志发表200余篇  。主编出版了中国首部《人工肝脏》《感染微生态学》和教育部规划教材《传染病学》等专著36部   。

 

人物评价

李兰娟作为中国人工肝的开拓者,她创建独特有效的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获重大突破。首次提出感染微生态学理论,从微生态角度来审视感染的发生、发展和结局,为感染防治提供了崭新的思路  。(杭州医学院评)李兰娟承担SARS、手足口病、地震灾后防疫、甲型H1N1等传染病诊治研究任务,尤其在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救治研究中取得众多原创性成果,获中国国内外高度评价,为中国传染病诊治做出了重大贡献。(浙江大学评)


QQ图片20200412104519.png


李兰娟人物影响树森·兰娟院士人才基金

5月25日上午,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郑树森、李兰娟两位院士发起设立的“树森·兰娟院士人才基金”在浙江大学成立。该基金为专项公益基金,将重点对在医学科研与临床领域取得突破性创新成果的中国杰出科技人才进行奖励,培育国际一流的医学科学家。

 

树兰医学奖

2014年树森·兰娟院士人才基金理事会设立了树兰医学奖,致力于中国医学人才培育,以发展教育、扶植新秀、奖掖群贤为宗旨,重点对在医学领域取得突破性创新成果的中国国籍(含港、澳、台地区)杰出科技人才进行奖励,培育国际一流的医学科学家,从而进一步推动中国医学科学的发展。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重庆西促文化交流中心    渝ICP备13007947号-2
联系地址:重庆2488号信箱
联系方式:hexiexibu16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