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查看

易是天下易,非文王易 张树旗



QQ图片20200723172039.png



易是天下易,非文王易——《易经旨要》序

在这本书出版前


我最想说的第一句话:易和经是两个概念,易是象,经是解释这些象的文字。

那么易包含哪些象呢?首先是阴阳之象,八卦之象,六十四卦象。其次就是太极之象,先后天太极八卦图象。还有河图洛书之象,六十四卦方圆图象等等。这些象大约产生于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也就是中国父系社会的开始阶段。所以,我们把这个阶段称之为“伏羲氏(谐音父系氏)”时期。按照孔子和司马迁的观点,八卦是伏羲氏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描画出来的。八卦之象是对宇宙自然的临摹和符号化。八卦和六十四卦是伏羲氏时代人们赖以交流沟通的工具,卦象是最早的文字和书面语言。

历史进入黄帝时期,汉字开始萌芽并且不断地成熟,人们也开始了用文字解释卦象的尝试。直到殷商末期,文王囚在羑里,感悟天地人文,觉卦象之奥妙作卦辞爻辞,表达了自己对“易”象的理解。孔子十一岁学易,五十岁时始有新发,感叹“易与天地准”,易可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他受贲卦和旅卦的影响,取数“十”而作《十翼》。


QQ图片20200723172315.png


从此,易与经合体而成为完整的一部著作,称之为《易经》或叫《周易》,后世学子大家们学习研究《易经》必出于此。无论是象数派的卜筮之法还是义理派的经典论述,大都拘泥于文王孔子的卦辞爻辞十翼之文而不能自拔。各位试想:卦象乃宇宙符号,岂能是一两位圣贤用有数的几千文言可以表述清楚的吗?更何况文王孔子距卦象产生的时代已经跨越了五千年之多。因此,我们如果还停留在卦辞爻辞十翼里,怎么可能寻求到卦象大到无外,小到无内的真谛。难怪清朝康熙年间的《易经》大家李刚主慨叹:“易,几千年在漆室中。”意思是说,我们对易经的学习和研究,几千年来都是在漆黑的屋子里摸索而不得门径。

所以,我通过几十年的学习,总结了目前学易现状:

自古学易入误区

不知卦象解传语

伏羲生在文字前

舍本求末乱痴迷

我的学易经验是,必须回到八千年前的伏羲氏时代,从阴阳之象八卦之象入手,象中萃理,才能破译这部“天书”,揭开它的真实奥秘。我也用四句话概括:

阴阳象上求本真

象数一宗莫搅混

明位方知君臣别

奥秘尽在变中论

在此,我也不得不说《易》不是《周易》、也不是《连山易》《归藏易》。所谓的“三易”,只是在不同的时代人们对“易”的理解解释而已。尤其是我们现在读的《周易》,是周王朝灭纣史。是商末周初时期,以文王为代表的圣贤们对“易”的理解。换句话说“易”大,“三易”小。“易”是源,“三易”是流。也就是说,三千年来,我们学习的《周易》,应该叫“文王易”,那只是周文王的一家之言而已。各位学易者千万不要拘泥于此,否则,你就是皓首穷经也无济于事。“易”是天下人的易,易是天下易,非文王易。


QQ图片20200723172155.png



我最想说的第二句话:《易经》不是科学,它是高于科学的自然之学。

目前人们大都认为,只要不是科学就是迷信,这是个很危险的观点。科学是什么?科学是在不断地探索自然真理,科学所得出的结论都是过程中的真理,今天是科学的,明天就可能被否定了。正如“日心说”取代“地心说”一样。瑞士哲学家荣格曾经说过:提到人类的智慧,我首推中国的《易经》。我们用科学得出的结论,往往会被后来的科学结论所推翻,唯有《易经》几千年不变。为什么呢?因为《易经》是自然之学,它是描述的自然规律和宇宙秩序。如太阳每天从东方出,傍晚从西方落,这个规律当然不会变。卦象中的阴阳两条线准确的描述了阳光直射与被挡住的客观事实。而且宇宙万物非阴则阳,只有这两种性质。八卦三条线,代表天地人三维空间,六十卦六条线代表了宇宙时空信息。还有大家都熟悉但又都说不清楚的太极图,太极图的“○”,表现的是宇宙运动规律。宇宙中所有物质的运动规律都是周期性的循环往复运动,图中的“S”是宇宙万物的运动轨迹,所有的物质运动轨迹都是S型的正弦曲线。所有这些象都来自于古先贤们的细致观察,精准分析,高度概括,充分想象和创造。搞懂了这些宇宙符号,可以引领我们观察自然,分析自然。可以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少走弯路和错路。


我最想说的第三句话:《易经》不是朴素的辩证法,它是完整而系统的唯物辩证法

在这里我不想多论述,我们仅从太极图和一个“爻”字上,就可以发现《易经》的哲学体系。太极图黑白平分一个圆,就是对立统一规律;黑(阴)白(阳)变化,就是量变质变规律;“爻”字的两个“×”,就是否定之否定规律。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大规律早被我们祖先论述过了,只是我们没有人发现而已。


QQ图片20200723172213.png


我最想说的第四句话:《易经》是目前最大的数据库

数据库是存放数据的仓库。它的存储空间很大,可以存放百万条、千万条、上亿条数据。目前电子数据库的大小是有限的,只有《易经》这个数据库是无限的。为什么呢?各位试想,无论文字还是数字都是宇宙的符号化,用文字可以表述宇宙现象,用数字可以计算宇宙规律。所以文字数字时代的数据库,其实是文字和数字的组合,但是这种组合具有特定的指向性。例如,我们百度“特朗普”,那么关于特朗普的信息就会出现在屏幕上。《易经》这个数据库不同,它的符号简单。阴阳两个符号就涵盖了整个宇宙。这两个符号六个位置的变化,就展示了整个宇宙的运动发展变化规律。我们仅需要“捕捉信息、代入卦象”,就可以提取信息结果。它没有具体的指代目标,你需要什么的时候,它就指代什么。例如同样一个风天小畜卦,如果你要知道天气预报,它就告诉你“密云不雨,自我西郊”。如果你要知道治国之道,它就告诉你,天下一统之后,最重要的就是要进行文化建设。君不见,习总书记上任后一直在推行国学复兴吗!他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首先是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民族自信来自于文化自信。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易经》恰恰做到了这一点。所以,孔子赞曰:“易与天地准”。

我最想说的第五句话:全民行动起来,抓紧学习《易经》。迅速掀起一个学习《易经》的高潮,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自古圣贤评价:《易经》为众经之首,大道之源。是经典中的经典,哲学中的哲学,智慧中的智慧,谋略中的谋略。孔子说:“易之为书,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地道焉,有人道焉”。唐代宰相虞世南称:不知易不可为将相。于是乎自唐以来科举考试题目必出自《易经》。恰巧今年的公务员考试中也出现了《易经》内容。日本在明治维新时期就开始了“不知易不可以入内阁”的规定。药王孙思邈说:不知易不可以言太医。总之,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易经》中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智慧。


QQ图片20200723172235.png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讲话中引用《易经》原文,论述治国先爱民的思想理念。他提出的“损益之道”,就出自《易经》中的损卦和益卦。他还指出中国人必须继承和发扬的六种精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强而知中、富而知简、泰而知远、逆而知变。分别出自《易经》的乾、坤、大壮、大有、泰、明夷卦。这六种精神正是我们做一个合格公民的基本条件,更是对公务员素质的起码要求。

原中宣部常务副部长、中共理论家龚心瀚先生说过:学习易经文化,要从娃娃抓起。这句话真是既切中要害,又发人深思。《易经》中的每一个象都来自于古先贤的细致观察和深究,然后通过高度的归纳总结,最后创造出来的符号。这套符号系统是在人类历史上绝乎仅有的文化现象,是对全人类文化文明的巨大贡献。当然它也促进了人类文明文化的进步和发展。如果我们从小让孩子学习《易经》,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同时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分析力、归纳总结能力,进而提升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了这几种能力,还怕他们不能成才吗!

有人说《易经》是江湖中的卜筮之书,不能登大雅之堂。在这里我只想让大家看一段王阳明《传习录》里的这段记载:

(学生)问:“《易》,朱子主卜筮,《程传》主理,何如?”

先生曰:“占筮是理,理亦是卜筮。天下之理孰有大于卜筮者乎?只为后世将卜筮专主在占卦上看了,所以看得卜筮似小艺。不知今之师友问答,博学、审问、慎思、明辩、笃行之类,皆是卜筮。卜筮者,不过求决狐疑,神明吾心而已。《易》是问诸天。人有疑,自信不及,故以《易》问天。谓人心尚有所涉,惟天不容伪耳。”


QQ图片20200723172120.png


【译文】

有学生问:“关于《易经》的解释,朱熹侧重卜筮,程颐侧重明理。二者哪个正确呢?”

先生说:“卜筮就是理,理也是卜筮,天下的理还有大于卜筮的吗?只因后世之人把卜筮仅看成占卦了,所以认为卜筮是雕虫小技。却不知现在师友间的问答,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之类,均为卜筮。占筮只不过是为了决断疑惑,使我的心变得神明罢了。《易》是向天请教,当人有疑而自信心不足时,所以用《易》来向天询问。人心依然有所偏私,唯有天不容虚伪。”

对于这段记载文字我不加评价,我只想问一个问题,古今明理通变、学以致用、知行合一还有谁超过王阳明的吗?王阳明先生的这段“理在筮中”的高论,还不能对我们有所启发吗?

春秋战国时期的平民曹刿,凭借自己对《易经》卜筮的准确把握,运用水火既济之水雷屯,指挥鲁国士兵战胜了强大的齐国军队,创造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经典案例。成语“一鼓作气”也成了千古佳话。

所以,南怀瑾先生总结说:举凡帝王将相、王公贵族、后妃妻妾、隐者仙人、三教九流无不对《易经》宠而爱之,学而用之。他们皆能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智慧和谋略。

话说到这里,各位应该明白我提出的建议了吧。总之一句话:学好《易经》,一通百通。

这本小册子立足《易经》本源,从象入手,象中萃理。不用读晦涩难懂的卦辞爻辞,一步到位,直抵核心。但愿它能让广大读者开卷有益,给您打开《易经》的神秘之门。

                                                                                                            张树旗  2019.9.8.于京华







1.jpg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重庆西促文化交流中心    渝ICP备13007947号-2
联系地址:重庆2488号信箱
联系方式:hexiexibu16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