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查看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记江苏省如皋市石庄镇农业农村和社会事业局 袁国明



QQ图片20210106104052.png



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暴发,在此期间举国上下全力投入“抗疫”战争。灾难时期,面对是否屯粮的问题,国家坚定的说不。我国现代农业科学的发展为灾难时期物质保障提供了坚强的后盾。 

 

绿波春浪满前陂,极目连云罢亚肥


当我们享受这个现代化的城市带给我们的诸多便利的同时,我们是否会想起为我们提供最基本生存必备食物的农民?当我们穿梭在诸多美食饕餮并流连忘返时,我们是否为那些为北京的粮食、蔬菜、果品等基础供给默默奋斗的科研工作者心怀感激?

袁国明在1980年高中毕业后,开始回乡务农,但作为刚刚从校门出来的学生,他体会到了农民的不易,更让他忧心的是,即使付出巨大的辛苦,生产的粮食仍不足以满足生活所需,经常面临没有细粮下肚的窘境。主要是由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低下,导致粮食产量不高。此时的袁国明深知,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只有科技才能让更多农民吃饱穿暖。于是,1981年,他参加了首届中央农业广播学校学习,系统学习和掌握了基础的农业技术,1985年以优异的成绩顺利毕业。那里就是梦开始的地方,是袁国明开始改变传统农业的地方。在希望的田野上,他和农场的职工同呼吸共命运。

1986年,袁国明被任命为乡镇农技员,在帮助农民解决农业问题的同时,他不忘继续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1990年,参加了江苏省组织的岗前培训班学习,并顺利结业。之后又考上南通农校,继续深造,在学校,他如饥似渴的吸收着更加先进的农业知识和技术,周末也常常泡在图书馆拓展知识面,为返乡搞好技术服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1995年,袁国明成为助理农艺师,2006年成为农艺师,期间还参加了扬州大学农学院现代农业专业学习,获得成人高考毕业证书。2016年,他成为高级农艺师,而这些荣誉的获得倾注了他太多的辛勤汗水。但用科技帮助国家保证粮食安全,让更多像父母一样的农民不再饱受煎熬的志向,以及他对土地、对农民、对农业、对农村深入骨髓的无比深厚的感情,一直支撑着他越走越远。

袁国明已经在农业科技开发和推广的过程中走过了三十多个春秋,尤其是在分配到常青乡政府后,他始终虚心向老农学习,通过积极实践和试验示范,不断总结提高

通过多年的努力他收获了多项农业创新成果,创新开发了“地膜直播玉米”、“后季稻塑盘抛秧技术”、 “植物源农药——银杏果衣加工液防治地下害虫”等新技术,在此基础上,还发明了“水肥试验田隔离装置”实用新型专利和“一种麦稻同播栽培技术”发明专利,均已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其科研成果也先后获得江苏省省级奖5项、南通市农业科技推广奖6项、南通市“周年粮食高产攻关竞赛”一等奖等荣誉。2017年他被评为如皋市“劳动模范”,2018年获江苏省明创新奖。2019年11月初,江苏省农科院张岳芳研究员、南通市第五届民间发作栽站副站长李世峰南通市种子管理站站长李炳生、如皋市作栽站站长朱从海等组成的专家组,对石庄镇水稻绿色高高效创建示范片攻关田实产验收,南粳5055粳稻品种,以892公斤的单产刷新如皋市水稻生产的历史最高记录。围绕蔬菜标准化生产,他参与制定DB32/T2810-2015江苏省地方标准《黒塌菜栽培技术规程》,为当地黑塌菜产业发展提供了科学支撑。2020年春,指导石庄镇石南社区生产的黑塌菜30000公斤无偿捐赠给附近新冠肺炎疫情灾区助力各家企业复工复产

农业发展需要鼓励发明创新,需要激励广大农技推广人员扎根基层、服务“三农”,更需要引导更多的科技示范户、示范企业积极参与,用现代化的生产理念和技术来指导农业生产。袁国明做到了,他用自己的身体力行践行着自己的“美丽乡村梦”。


QQ图片20210106104025.png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这是新世纪以来第16个聚焦“三农”的一号文件。文件提出,今明两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三农”领域有不少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因此与往年不同,今年的一号文件谋划了今明两年“三农”工作。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目标,中央提出了一系列到2020年必须完成的农村改革发展目标,比如,打赢脱贫攻坚战,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任务,实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确保农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等。袁国明很早就积极响应国家脱贫号召,以提高农民收入为己任。

每时每刻他都不会忘了带领他的团队向农民传授新技术。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也是粮食生产的根本。为了将先进的栽培技术应用于实际生产,袁国明几乎每天都要到田间观察情况,及时发现新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而正是他这些无私的奉献精神,最终让石庄镇攻关田在南通六县市周年粮食高产攻关竞赛工作中,粮食总产量超过其他五个县市,获得一等奖。

在苗情考察上报工作上,袁国明在患有关节炎及工伤后遗症的情况下,仍冒着高温烈日或寒冷霜冻、亦或是刮风雨雪等恶劣天气,坚持每5天下田查报,从未有任何怨言。

有一定农业科学知识的人都知道,在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过程中,必须起早带晚坚持每天检查上报,才能为大面积搞好防治工作打下基础,减轻病虫害带来的损失,还能避免盲目用药和环境污染。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中,袁国明更是始终通过技术推广、技术培训、对农药经营点、蔬菜种植大户的巡查、蔬菜抽样进行农药残留检测,不仅能有效制止了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更从源头上解决了农产品安全的问题,保证了人们舌尖上的安全。

对于农民,袁国明更是如亲兄弟般对待,如果听说谁家农作物出现问题,他二话不说就深入到现场进行考察,尽自己的能力做好农业技术服务,受到老百姓和种植大户的热烈欢迎。面对杨庄村、砖桥社区、石南村、闸口村、思江村、何正村、凤龙等村,土地流转面积比较大,种植大户经常出现的农业问题,他基本上从未耽误,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基层不比农科院这样大的科研单位,很多事都要亲力亲为。“干我们基层这一行,就是与众不同:越是极端天气,越是要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且发出警报,让老百姓及早采取应对措施,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袁国明说到了也做到了,记得有一次,他在洪港田间考察苗情虫情,恰巧赶上下雨,考察结束才发现自己的鞋子都湿了,这种忘我的精神值得钦佩;即使是节假日,农村或农户的生产出现问题,他都会尽可能的抽空去帮助解决。

2015年底,袁国明出席了钓鱼台国宾馆的绿色产业峰会,“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的会议主题让袁国明看到了我国农业的希望,而他因为在农业领域的研究工作符合会议主题,被授予“中国百佳绿色财智人物”荣誉称号。2017年,他应国家发改委的邀请,作为最基层的一名农业技术工作者,出席了国家发改委《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案例研究》课题研讨会,不仅增长了现代农业见识,对未来更是充满信心。



QQ图片20210106104002.png


截至目前,袁国明已经先后撰写技术论文50篇,另外省级专业征文1篇被《江苏农村经济》录用,国家农业部征文1篇被中国农业出版社《绿色农业与农业可持续发展论文集》录用,1篇被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收入《全国管理创新与电信行业改革创新获奖成果论文汇编》,1篇被北京燕山出版社《中国当代管理科学成果荟萃》录用。先后获得全国管理创新成果奖一等奖、2002-2012中国管理十年卓越贡献奖、中国百佳绿色财智人物引领行业发展十大杰出贡献人物、全国百名优秀气象信息员奖、2019中国经济新锐人物等国家级奖励6项。在他的带领下,原常青农技站被国家农业部表彰为“农业技术推广先进集体”、南通市明星乡站。

如今,袁国明还兼任如皋市科普讲师团成员、如皋市气象协理员、江苏省科技特派员、江苏省作物学会会员、江苏省耕地质量监测员、中国国际经济与技术合作促进会绿色产业促进中心特约研究员等职。被评为南通市科教兴农带头人、如皋市优秀气象协理员、如皋市首届工匠、江苏省农业科普工作先进个人、中华名人百科数据库“生态农林的领军人物农业专家”,单位获如皋市“五一先锋号”荣誉。

虽然他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虽然他获得了众多的奖项和荣誉,虽然他不再青春年少,但他依然抱着“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无私奉献精神,而且抱着“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态度,为我国的农业科学以及农民脱贫攻坚战贡献力量。


QQ图片20210106104041.png



QQ图片20210106155544.png




QQ图片20200916144550.png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重庆西促文化交流中心    渝ICP备13007947号-2
联系地址:重庆2488号信箱
联系方式:hexiexibu16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