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查看

曹树青 著名植物修复基因工程、食品生物技术、植物抗逆分子生物学研究专家

2017040915023857.png




  

曹树青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20017月获南京农业大学博士学位。20018月至20037月在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从事博士后研究。20119月至12月美国普渡大学高级访问学者。现任生物科学系主任、《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委。先后担任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同行评议专家、教育部科技奖评审专家、教育部博士点及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评审专家、《环境科学与技术》编委安徽省食品安全标准委员会委、合肥工业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内外学术期刊BMC Plant Biology,PLOS ONE,Plant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Plant Science,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Journal of HeredityEnvironmental Technology,The Philippine Agricultural Scientist, Recent Patents on DNA and Gene Sequence和Cancer Therapy等审稿人。

  

先后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子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教育部博士学科点基金项目、安徽省科技攻关重点项目、安徽高等学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重大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安徽省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等在内的国家级和省部级以及企业委托等课题20余项,指导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2项和校级大学生创新项目5项,主持校级精品课程及研究生教改项目各1项,参与省部级教改项目3项。指导的硕士学位论文《一个调控拟南芥抗寒/抗旱的基因功能研究》荣获第三届安徽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近年来主要从事植物修复基因工程、食品生物技术、植物抗逆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研究。先后在国内外权威和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Plant PhysiologyNew Phytologist、Nature Communications、Planta、PLOS ONE、Molecular Genetics and Genomics、Pant and Soil、Plant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Physiologia Plantarum、Plant Cell Reports、Cellular & Molecular Biology Letters等上发表SCI收录的论文30余篇。获授权(或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4项。参与撰写973专著1部。


最具代表性的原创性研究成果包括:


1.首次揭示了植物响应重金属镉胁迫过程中新的信号转导通路


 该项研究利用正向遗传学途径筛选和鉴定了一个拟南芥耐镉突变体xcd1-D,并克隆了其相应的基因MAN3,该基因编码一个1,4-糖苷水解酶。过量表达MAN3基因导致镉的耐受和积累,而MAN3基因功能缺失则该突变体表现出对镉敏感。镉胁迫诱导MAN3基因表达、增加甘露聚糖水解酶活性及甘露糖水平,从而激活谷胱甘肽依赖的植物螯合素合成途径上的相关基因协调表达,进而增加植物对镉积累和耐受。该成果发现了MAN3及其介导的甘露糖的新功能,首次揭示了植物响应重金属镉胁迫过程中新的信号转导通路。

 该成果于2014年10月20日在线发表在国际植物学著名期刊《新植物学家》。该成果一经发表立即引起各大主流媒体新华社、中国新闻网、科学网、中国科学报、人民网、光明网、人民日报数字报、央广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浪网、网易网、财新网、《经济参考报》、科技日报等广泛关注和报道,并获2014年度合肥工业大学十大新闻”;同时入选《科学中国人》杂志创新之路、《科技中国》杂志英才、《科技文摘报》当代科技前沿、《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当代科学人、《今日中国》中国力量、《中国科技网》科技追梦人、《科技日报》“两会”聚焦、《创新时代》重点推荐等期刊栏目,录入《引领中国的时代骄子》、《领军人才与创新发展》、《中国创新梦》等大型文献记录。


2.首次克隆植物耐受重金属毒害的关键基因并阐明其作用机理


该研究利用正向遗传学途径筛选鉴定了一个拟南芥耐镉突变体xcd2-D,克隆了相应的突变基因,发现该基因编码一个锌指蛋白转录因子ZAT6。过量表达ZAT6基因导致镉的积累和耐受,而ZAT6基因功能缺失则导致植株对镉敏感。镉胁迫诱导ZAT6基因表达。该基因在体内能特异性地结合到靶基因GSH1的启动子上,并协调激活谷胱甘肽依赖的植物螯合素合成途径上的PCS1,PCS2和GSH2基因表达,从而正向调控植物对镉的积累和耐受。

该成果于2016年3月16日发表于国际植物学著名期刊《植物生理》,发表后立即引起《科技日报》、《中国农业新闻网》、《中国科技网》、《科学网》、《中国生物技术信息网》、《光明网》、《中国发展网》等主流媒体广泛关注和报道

 








logo (2).jpg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重庆西促文化交流中心    渝ICP备13007947号-2
联系地址:重庆2488号信箱
联系方式:hexiexibu16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