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查看

勇气不是看淡生死,而是敢于担当——南方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吴旭访谈



QQ图片20221019162903.png



文/林克于


笔者欣闻南方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吴旭先生出版了《薄冰舞刀——一个胸外科医生的理念和实践》一书,在医学界和出版界以及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和高度好评,于是笔者带着致敬的心情,采访了他,就这本书的写作、出版和有关问题与他进行了对话。为了以飨读者,下面是对话实录——


笔者:吴导(博士生导师简称)好,感谢您在百忙中接受我采访!我从多个信息源获悉,您的人生经历十分丰富且辉煌灿烂——当兵时,以一名军医的身份积极参加对“两山”轮战,在云南老山前线为救治受伤战友立下汗马之劳,从此开启了您的精彩人生!在“非典肆虐”时,您义无反顾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玉树地震发生后,您主动请缨奔赴现场。您在这三场“战役”中表现非凡,屡屡获胜,从死神手里拉回一个个生命垂危的病人和伤者。30年来,您专注于手术台前,成了让死神绕道而行的“舞刀者”——一位把手术视为艺术的主刀医生,您出版了《薄冰舞刀——一个胸外科医生的理念和实践》,在医学界创下许多第一,不经意间又在出版界勇吃螃蟹,成了国内首本胸外科题材的叙事医学著作的作者,再次践行了您所倡导的“薄冰舞刀”精神。在医学界和出版界以及您治好的病人中引起广泛关注,高度好评,褒奖多多!这里我向您表示衷心祝贺和致敬。

您的医学专著《《薄冰舞刀》这个名字十分富有诗意引人联想,请您对此作个书名和书中内容简略介绍,谢谢!!


吴旭:感谢您对我的关注和采访!下面我就您提出的问题进行解释:《薄冰舞刀》得名我的行医理念:“如履薄冰,敢于舞刀。敬畏生命,创造奇迹。”面对鲜活的生命,胸外科医生的工作难容差错,但医生并未束手束脚,而是迎难而创新,创造出一个个生命奇迹。书名中的一个“舞”字,体现了医生是一个集技术、人文于一身的职业。《薄冰舞刀》一书,是用故事形式展示一个胸外科医生的理念和实践,情节引人入胜,精神内涵丰富,呈现出多维度、多角度的看点。


丰满的故事情节、详尽的手术细节、浓厚的人文情节在《薄冰舞刀》一书中得到了恰到好处的融合。《薄冰舞刀》以我的人生经历和几十个经典的手术案例为蓝本,记录了一位珍爱生命、勇于担当的医生的瑰意琦行。很多医生容易走进一个误区,即以疾病为中心。而我突破了狭隘的专业思维,树立了以患者为中心的观念,在很大程度上,这是我“非常”行医风格的来源。我深知,手术刀下并非一件工业品,不能像匠人般只追求技艺,要善于与患者交谈,了解患者身后的故事,并给予精神慰藉。这种强烈的人文意识在书中处处渗透,让医疗有了温度。这使得《薄冰舞刀》成为奠定叙事医学基调的成功案例。书中故事都围绕“薄冰舞刀”这个精神主旨,阅读的时候,一方面各种险情让读者惊呼不断,另一方面又对主人公大胆突破常规救人的品行叹服不已。


叙事医学是近年来新兴起的一个研究方向,被称为医学中的文学。它要求医术与人文并重,学术和故事融合,挑战着冰冷的医学专著和煽情的虚构医患故事。这对创作者的要求非常高,他要在医学视角和故事视角中不断切换。普通作家缺乏医生经历,难以写出医学故事的精髓,而医生没有经过专业的写作训练,难以适应多角度的创作要求。这导致叙事医学虽为研究热点,却缺少著作。


笔者:据我所知,您既是全国有名的胸外科医生,又有功底浓厚的文学素养,边摸索,边总结,边写作,最终写就了这本被医学界和出版界广泛认可的程碑似的叙事医学著作,可喜可贺!

采访中,有了解您但不愿具名的医生告诉我:在《薄冰舞刀》里,吴旭医生提出了“医学=技术(51%)+人文(49%)”的理念,他要求医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工作面对的是鲜活的生命,必须将技术和人文结合起来,敬畏生命,创造奇迹。在医患关系敏感的当下,吴旭医生的理念无疑发人深省。对此,请您举例说明,谢谢!


吴旭:好的!1988年,在老山前线的盘山路上,因扫雷受伤的敢死队战友倒在我怀中,呼吸渐渐停止。怀抱战友逝去的痛长久地留在了我的心中,我开始思考生命的价值,暗暗发誓在外科学有所建树并成为生命护卫。这些我在《薄冰舞刀》里记录下了那段历程,把巨大的心灵冲击分享给读者。

2003年,SARS暴风般席卷了广州,重症监护室成为人人谈之色变的雷区。身为外科医生的我,践行“学贯中西科医、精通内外科”,请缨进入了“雷区”。有一名被称为“SARS毒王”的台商感染了很多人,自己也奄奄一息。生命永不言弃,我亲自主刀,切开了第一根因SARS感染而堵塞的气管,三口血痰迎面喷来。这一幕被《新快报》记者拍摄下来,做成5x3米的海报,树立广州北京路街头,铬印下广东医生舍生忘死地抗击“非典”的形象,成为抗击非典的标志性瞬间。

2010年,玉树地震后的第二天,我已经奔赴灾区展开了抢救工作(概括起来上述就是参与的:人生三大战役)。重伤员不断送来,地震的惨烈在患者伤口上尽显,一幕幕惨状最终汇集到病床上。不分昼夜持续奋战一周后,我的团队创造了一个奇迹:重伤救活率达100%。我在《薄冰舞刀》里记下了一句话:“医生比之其他的职业都不一样,他肩负着的,不仅仅是自己和家庭,更是那些被天灾、人祸、瘟疫折磨的人,这就注定了医生必须经历和其他人不一样的东西,才有希望、有勇气、有能力去救死扶伤。”

我做过很多高难度手术,媒体报道时常以“最”“首例”命名。《薄冰舞刀》收录了其中一些经典案例,如“世界最长(18.3cm)食管癌切除手术”“等。在“创造奇迹”一章中写道:“面对各种纪录,的确充满自豪。同时也很清醒,各种‘最’手术救活的只是一个人,但‘最’手术总结的经验、创新的手段、鼓舞的士气,却可以为年轻医生所借鉴,进而惠及大众。”


QQ图片20221019162845.png



笔者:采访中,有读者朋友告诉我,在《薄冰舞刀》中,吴旭医生的经历让令人感叹,个人的命运是深深嵌入在国家命运的大背景中的。国家的每次浴火重生,都有无数个体在历险、在拼搏,“薄冰舞刀”般进取不懈。对此,您是如何看待读者的感叹!


吴旭:我觉得,读者的感叹很好,对《薄冰舞刀》理解很到位。我所经历的人生三大战役,恰恰也是国家在近30年里经历的三种考验——战争、瘟疫、天灾,我的人生轨迹在微观角度呈现了中华民族面对危机时的自强和抗争。每一次磨难都让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更加成熟,而同步获得了成长。参与了全部这些抗争的人生极为罕见,以个人经历记录国家磨难也是《薄冰舞刀》的特殊价值。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健康中国”的理念,体现了国家领导人对人民健康福祉的关怀,与党“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宗旨一脉相承。我可以做出示范,用行动去感染同事和学生们。坚信专业技术必须是服务于大众的。技术的进步、设备的更新,必须以大众获益作为目标。 在《薄冰舞刀》最后一页,对学生们说:“我希望这本书让你们意识到,对于医生来说,勇气不是看淡生死,而是敢于担当。”


笔者:谢谢吴导很好地回答了我对《薄冰舞刀》有关问题的提问!我从多个信息源获悉,尽管如今您已功成名就,但您从未停下继续探索医学医疗的脚步,现在还经常与同行专家于微信群或聚会时交流一些有关癌症等治疗的新方法,这里请您作个分享,谢谢!


吴旭:好的!癌症在我国发病率较高,为了挽救癌症患者的生命或者延长其生存期和减轻他们的痛苦,作为救死扶伤的医生,这些是我们应尽的责任。但癌症诊断是一个复杂、艰难的过程,一般都要经过多种仪器检查,得到准确的结论后再进行施治。现在对癌症病人的诊断手段多多,常有这样的情况: 最先进的影像学检查PET-CT (8600元)诊断为食管癌,但是经过4次胃镜活检未发现肿瘤细胞,再做第5次超声胃镜检查……我们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以防误诊发生,这很好地体现了儒家的慎独修为、惟精惟一和规避祸患的戒慎之道。


笔者:我认为,您的辩证论治不但很好地体现了儒家思想,也把法家的“法、信、权”的核心价值观——变法图强、富国强兵、一统天下融入其中,很好地把儒家和法家对立统一辩证论治运用到治疗癌症患者中,对您高超的医术深表敬佩!据我所知,3D影像技术已经较为普遍地运用到治疗癌症患者的开刀手术的定位诊断中,请您对此技术作个解释,好吗?谢谢!


吴旭:要得!3D定位技术很好,但不能完全依靠他,还需要医生手的触感,才能不多不少地、精准地切除癌细胞。要运用好3D定位技术,要成功切除患者的癌细胞,给医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其中攻坚克难的三个必备条件最为重要:脑袋要有智慧、手指要有敏捷、心脏足够强大。我相信3D定位技术和医生的三个必备条件结合在一起,就能够取得好的效果。3D定位技术运用在癌症患者开刀中是大趋势,希望同行朋友尤其是中青年外科医生努力学习,尽快掌握,服务病人!


笔者:胸腺癌是比较少见的胸腺恶性肿瘤,其存活率的高低与胸腺癌的分期和治疗手段,以及患者的身体状况密切相关。临床上多用5年生存率来表示存活率,胸腺癌的5年生存率通常在30%-90%。据了解,您对胸腺癌切除也有较深的研究,这里请您作个简单介绍,谢谢!


吴旭:可以!胸腺癌是一切癌症中风险最高的癌症,开刀切除难度也很高,因为被肿瘤侵犯的上腔静脉或无名静脉,一旦被弄破,病人就会倒在手术台上;再则因为肿瘤坚硬,如凝固了的水泥,又和周围组织几乎没有界限,分离肿瘤非常难;再是肿瘤也侵犯胸骨,常规的胸骨劈开是不可能的,只能用电锯和剪骨头的剪刀、交替使用、逐次推进,至少要用一个小时才能将胸骨劈开,只要没有大的出血,把癌细胞切除,手术便告成功。

在胸腺癌开刀切除的探索中,我们从学术技术上,闯出了一条路子:上腔静脉被侵犯并包绕的肿瘤,仍然能够被大部分地、安全地切除。


笔者:我在网上查得,肺癌在我国的发病率是第一位,对此,请谈谈您的看法,谢谢!


吴旭:可以期待地地告诉您:战胜肺癌,是指日可待。因为几个毫米的早期肺癌,只要被精准地、不多不少地、微创地切除,把“敌人”消灭在萌芽状态之时,就能达到将癌细胞彻底清除干净的目的。当然,这不仅是一种“军事”策略,也是一种手术策略,更是战胜癌症的一种策略。先进的肺癌的靶向药、免疫药、中药,是战胜肺癌的三板斧。

笔者:《薄冰舞刀》的出版和您对治疗癌症的最新研究和探索,是您向二十大最好最厚重的献礼!也是向“健康中国”的献礼!当然也是您对行医几十年的完美总结,是您人生最真实最好的写照,是用您的行动,用您的文字对医德医风、医者仁心、悬壶济世的最好诠释,我向您致敬!

再次谢谢吴导接受我的采访!




a17afe8862a843ca822e5e171c31eae8_tplv-obj.jpg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重庆西促文化交流中心    渝ICP备13007947号-2
联系地址:重庆2488号信箱
联系方式:hexiexibu16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