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查看

一处书庵,两代人奋斗 记刘易和他父亲刘亚之的故事




QQ图片20221024222444.png


卷一: 刘亚之的奋斗人生


在兰州南北两山绿化史上, 有一位投身荒山造林实践的“农民科学家”, 他所总结的有关荒山造林经验, 为兰州南北两山荒山绿化在技术上操供了有力的支撑。

除了绿化荒山之外。他还致力于创办一所为普通人提供服务的民间图书馆, 虽然生前未能遂愿, 但终被他的儿子完成了未竟的事业。绿云书庵——草根图书馆, 为这座城市增添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这个人就是刘亚之先生。

刘亚之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荒山造林专家和果树栽培专家, 是宋平同志任甘肃省委书记时, 培养和树立的农业战线的先进典型。曾荣获全国科学大会重大成果奖,受到邓小平、叶剑英、李先念、华国锋等老一辈国家领导人接见并摄影留念, 被誉为“农民科学家”。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刘亚之(1913-2005),号园夫,原名刘尔晏。为把新中国成立作为人生的新起点, 更用正名刘亚之。上学时因少言, 同学戏称“哑子”, 他便索性改名为“亚子”, 后定名“亚之”。刘亚之出生于兰州榆中与临洮交界的马啣山下的一户农家, 年少时天资聪颖, 记忆力过人, 常得私塾先生夸奖, 他的功课门门优秀, 一直名列前茅, 尤其是作文写的很好, 从小就有立志报国的远大理想, 以文天祥,史可法、岳飞、戚继光等民族英雄为榜样, 特别是小学毕业作文写得很精彩, 老师多处圈圈点点的文章被评为全班第一,受到传阅朗读和学习。1929年,考入兰州农校。1935年,高级林科毕业后又参加了在西安举办的甘、宁、青林业工作人员培训班, 接受了德国专家芬茨尔先生的悉心指导,结业后先生还给甘肃省政府写了工作推荐信。回到家乡兰州, 他先后在甘肃“沿黄造林”工程处, 省立第一苗圃、中山林管理处、皋兰苗圃、羊寨苗圃、临洮农校等地工作, 工作期间, 兢兢业业, 广受好评。1942年, 时任省建设厅长张心一特意将他调到省农改所森林组,具体负责徐家山荒山造林试验。获此知遇之恩, 刘亚之常怀感激之情, 曾赋诗赞张心一:


四十年前曾随翁,谆谆教我勤且忠。

早知农业是基础,远谋岁荒转岁丰。

澄清黄河魄力大,绿化荒山志气雄。

而今再见公耊矣,犹在攀登看翠峰。


刘亚之一生时光付诸于林业事业。他曾说过自己的一生干了两件事, 一件是致力于荒山造林, 另一件是摸索果树矮壮修剪法。1942年至1950年, 刘亚之率先在徐家山进行了荒山造林试验, 独创水平沟蓄水造林技术。拦蓄雨水, 增加土壤含水量,提高了造林成活率,使荒山变绿有了希望。1949年, 民国甘肃省政府春季造林计划组称该技术为“全国唯一首创”,并总结出了适合当地条件的《荒山造林经验谈》,成功栽活十万余株白榆、红柳侧柏等耐旱树种。在二百多毫米降水量的荒山上栽活树, 在当时确实可以称得上开天辟地之举, 行动之初, 山下农民不易理解, 以为他们“胡闹着玩”。

但刘亚之扎根大山深处,在徐家山一呆就是八年,苦心孤诣,探索荒山造林的方法。在张心一的指导下,刘亚之和同事们不辞劳苦翻阅国内外资料, 借鉴阿尔卑斯山水平线造林,大胆制定了平开沟、蓄积雨水, 以旱治旱的造林方案。他带领民工春季开沟, 雨季挖穴蓄水, 秋天突击造林,在艰苦的条件下观测水平沟蓄水情况, 认真试验,精心筛选耐旱、耐瘠薄树种,提过总结荒山造林的经验。1944年6月3日, 美国副总统华莱士参观过了徐家山的造林, 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艰苦激战期间能在中国西北干旱山区坚持绿化造林并取得成功, 副总统对当地的造林及水土保持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之后, 美国、英国等多批外国专家相继参观过徐家山。 关于美国时任副总统华莱士来华参现, 还有个人们至今仍在津津乐道的故事。

1944年, 华莱士副总统来到兰州。听说兰州在徐家山开展的荒山造林以及水土保持工作较好, 便利用短暂的空闲时间徒步登上徐家山实地考察。当看到一处处平整的水平沟、一行行茁壮的小树苗时, 华莱士副总统高兴至极,拍手并夸奖兰州北山旱地造林成功,称赞这里的水土保持工作开展的卓有成效, 并夸赞陪同的张心一厅长有“澄清黄河的魄力”。短短的实地考察后, 华莱士一行就匆匆的下山离开了。

意想不到的是, 数天过后, 张心一厅长给负责荒山造林试验的刘亚之送来一把轻巧别致的三角形长柄铁铲, 并说这是华莱士副总统专门送给他的, 还介绍此铲除草松土时不用弯腰, 有利于身体健康。

这把铁铲是从飞机上抛下来的。 原来, 直到飞机起飞后, 华莱士副总统才发觉自已原本准备好送人的东西却忘了送,于是, 他便让飞机盘旋回机场上空, 在铁铲上绑了一个字条后将其从飞机上抛了下来。 随后, 经机场人员交到张心一厅长手里, 最后辗转又送到邓亚之的手中。

    刘亚之收到这份特殊的礼物后, 为了尽快将美国的这种松土工具灵活的应用于农业生产中, 于是结合当地的实际生产需要, 将铁铲改装成“长、中, 短”三种型号, 统称为“华莱士铲”, 虽然华莱士铲没能在荒山造林中发挥作用, 但却成为雁滩百姓果园、菜地管理人得心应手的工具。

至1949年, 徐家山已栽活10万余株各类耐旱树种, 20纪50年代初, 7万多株白榆毁于小榆蠹蛾,但耐旱的红柳、侧柏等多种耐旱树种则保存了下来。至今,中正碑附近的侧柏、红柳仍郁郁葱葱,顽强地扎根荒山,撑起一片绿色。后来,《兰州荒山造林成功》作为单独一节,被编入(林学概论》一书中,刘亚之的成功经验获得了学术界的高度认可。


苦心孤诣砥砺前行


1942年, 刘亚之品尝了友人从陕西带来的两个外国品种苹果, 感到口味醇香甘美, 比兰州祖传的“绵苹果”口感甚好, 于是他想方设法托人买苗, 在自家小院里试种, 经过几年的培后, 结出了又大又红的苹果, 乡邻亲友纷纷效仿。于是, 刘亚之决定专门种植果树, 他毅然拿出所有积蓄买了8亩多地, 用于新品种果树种植。在种植的过程中, 刘亚之发现雁滩苹果树平均有10多米高, 且果小, 落果多。于是,在弄清落果原因主要是大风引起枝果相碰撞造成的后, 他就着手从剪枝试验下手。

 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和改进, 总结创造出“一开二缩三短剪”的短果枝修剪新技术。按照新法修剪的苹果树, 挂果多、个大、糖分多。20世纪60年代初,经中国果树所和西北农学院等高等院校专家教授考察后,一致肯定了矮壮修剪成果, 并作出科学评价。“东有烟台, 西有兰州”的佳话, 传遍祖国南北。 被称为全国苹果栽培修剪四派之一的“刘”派, 与辽宁、青岛、河南三派代表人物、果树专家一道应邀在唐山全国果树会上作了示范表演。此后一段时间, 北方十几个省的技木员、地方官员、果农数百批纷至沓来,虚心取经。甚至美国、日本、前苏联、波兰、匈牙利等数十个国家的专家学者也来参观。

1964年金秋时节,中科院副院长竺可桢莅临果园考察,高度赞扬该技术;1971年, 中科院院长郭沫若陪同柬埔寨首相宾努亲王参观时,还留下热情洋溢的诗句。80年代, 甘肃省委书记宋平陪同钱正英部长前来参观, 钱部长回京后还亲作指示“这杆旗不能倒”。 1975年, 刘亚之编著的专著《苹果矮壮修剪技术》出版, 随后又再版三次。1978年。矮化修剪技术荣获全国第一届科学大会科学技术重大成果奖,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 刘亚之在全国、省、市专业刊物上发表了《苹果矮壮修剪技术的现状与展望》等十多篇学术论文。

尤其是应用在苹果树修剪和管理上的“苹果叶序排列规律成果”还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在祖传中医的基础上自学成才, 为民众行中医治病, 五十年如一日不收分文。 业余爱好书法诗词, 情趣高雅。刘亚之先生研究周易六十多年, 颇有心得, 一生尊孔, 旗帜鲜明。坚定执着实现了后半生始终做中国新型知识农民的愿望, 被誉为陇上奇人、马啣山飞出的金凤凰。 还因他在果园水渠旁栽有五棵茂盛的垂柳而被朋友们戏称“五柳先生”。他一生刚正不阿、光明磊落, 与绿结缘、终身为农、不图名利, 无私地将一片爱心撒向人间。去世后, 天阴数日, 安葬时的情景十分感人, 好象是感动了上苍。苍天挥泪、两山低泣、黄河奔嚎、绿树躬送。正如民谚所述“有钱难买安葬雨”。

生前党和政府给了先生许多的荣誉和职务, 曾任市人大委员、市科协副主席、全省劳模、省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省园艺学会副理事长、市园艺学会名誉理事长, 传入《陇原科星》,《绿色丰碑》,《陇上精英谱》, 全国人大科教文卫副主任刘冰曾题词《黄河劲松》予以赞扬。


传业解惑至善无言


改革开放后, 刘亚之的植树经验引来了好多人拜访学习, 这些人就包括当时的郑维山将军。1983年3月7日下午, 兰州部队司令员郑维山,就绿化大西北的问题, 亲自登门向农民科学家刘亚之请教。

当郑维山走进刘亚之庭院时,正在整理苗圃花木的他急忙拍打了身上的泥土, 迎了上去。“我是来向你请教的, 你是育林专家, 有理论, 有实践, 给我们当个顾问好吗?” 郑维山开门见山的说明来意。刘亚之笑着把司令员请进了堂屋。

郑维山结合自己在甘肃、青海、陕西进行的现场调查,阅读了全国十五个省、市许多林业专家和群众来信, 还拜访了一些林业界人士, 深感自己对于科学植树是外行, 于是, 他决定请几个行家里手当顾问,声名远播的刘亚之就是其中之一。

刘亚之从书架上取下自己写的两本著作递给司令员, 一本是《兰州荒山造林经验谈》,一本是《苹果矮壮修剪技术》。他说, 绿化西化高原, 最好的办法还是以旱治旱。所谓以旱治旱,就是在干旱环境下治树,一要选择抗旱树种,二要培育抗旱树苗,三要使用抗旱栽培方法, 四要采取抗旱管理措施。

以旱治旱,是刘亚之四十年经验之谈。郑维山以浓厚兴趣询问如何选抗旱树种,山顶怎么种, 山坡如何栽,以及水平沟、鱼鳞坑怎么挖等具体问题, 刘亚之扳着指头如数家常般的举了红柳、侧柏、柠条、白刺、枸杞等树种,并详述了育苗、挖坑、栽种、管理的方法。他说,这些树苗,不但春季能造林,四季都可以造。

郑维山征求刘亚之对部队营区绿化的意见。 他建议说, 营区绿化, 除了种植速生树和成材树木外,还要因地制宜, 多种些果树和其它经济树种, 这样用不了十年, 就可以实现花果化, 园林化、林带化。郑司令员微笑着连连点头说:“我们聘请你当顾问, 就这么定了, 以后少不了让你费心呵!”通过这次交谈,刘亚之把自己多年的经验介绍给了刘维山, 再一次为绿化大西北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这个顾问一直当到生命结束, 他把毕生都献给了祖国的造林绿化事业。


殚精竭虑以书为友


刘亚之酷爱我国的传统文化, 劳作之余以书为友, 作诗、撰联、练书法是他的爱好。他爱收藏书,格外珍爱书籍, 提到买书,有次经历对刘亚之影响至深。这是荒山造林实践者刘亚之与林业专家陈嵘先生的一个故事。陈嵘先生是我国树木分类学的奠基人, 曾任新中国的林业部长, 早在民国初年就致力于中国树木分类的科学研究。1917年至1923年之间, 他将研究成果编写为《中国树木志略》, 连续刊登在《中华农学会报》上。1923年, 陈嵘将历来所采集的中国树木标本携往欧美各研究所对校。经过近三年的辛勤研究, 回国后任金陵大学(中央大学)农学院森林系教授, 因教学需要将草稿整理编为《中国树木学讲义》。后应中华农学会丛书委员会之请, 增加资料,终于1937年9月,由中华农学会发行,出版了林学界划时代的经典巨著《中国树木分类学》。

刘亚之因工作需要想购《中国树木分类学》一书,但受当时社会条件有限,在兰州无法买到此书, 便写信向南京的陈嵘先生邮购。陈嵘先生获悉后, 亲往邮局交涉达七次之多才感动工作人员成功寄出, 并赠送他所著《林政史料》等林业书籍10册以鼓励。因当时南京已沦陷,不能直接通邮。必须通过中立国的中转传递,。在抗日战争的炮火烟云中历经半年多,

邮件经我国数省和缅甸、印度等国, 达万余公里路程, 于1940年11月, 才辗转到达期待已久的刘亚之手中。收到经如此艰难历程的宝典和书籍,刘亚之如获至宝高兴万分。也充分说明我国林学泰斗陈嵘先生爱国爱才育才的至诚之心和高尚品德。

到了1943年刘亚之奉命赴洮岷视察林务, 在临洮上营地区不幸遭土匪抢劫, 此书也在被劫行李之中, 据刘亚之自记:“民国三十二年古正月十九日, 余因督导洮岷区林务,道经临洮上营乡时,临洮土匪蜂起,烽烟到处。是日清晨,余途遇匪约两千人,余单身于弹雨中逃出, 此书及所有行李约值国币壹万元同被匪劫去, 迟至古五月中旬, 临洮峰火渐平息,此书经由上营乡亲戚陈廷璧先生拾获交青天镇长龙雨若先生。余得讯后, 即遣罗成元专差取回。李顺卿著之EvistForestBotanyOfChina及王佑军兰亭序字贴一册取园回, 衣物均无影形。呜呼! 痛心。爰为之录曰; 得之不易, 失而复得; 我佛佑我, 有所收获。”此书完璧归赵,刘亚之庆幸之际, 作文于此书扉页以记之。因此,今天我们才得以知此离奇故事, 现在, 此书仍珍藏于刘先生的绿云书庵中。

刘亚之在书的扉页上记述道:

“在抗战第四周年开始后之十一月十五日、即民国廿九年十月二十二日购到系由沦陷四年之首都寄来,且属著者陈宗一先生之亲手所寄, 并荷陈先生之鸿惠赠有林政史料及各种林学小册共拾册。”

在此狂风暴雨、山河残破之时竟能经万里之长途、历重重之炮火而收到此珍奇之宝典,使余实为之雀跃,爱的话语书此以纪念。

刘尔晏民国廿九年十月二十二日,这次买书经历仅是刘亚之爱书购书藏书的一个缩影,但无疑显示出了他的精神追求所在。


志向高远矢志不渝


在刘亚之的绿云书庵里, 大大小小十多个书橱, 分门别类的收藏着农业、林业、园艺、四书五经、中医药等各类书籍。刘亚之文学与书法功底皆深厚, 每逢春节, 他必自作自书春联:“紫气浴花坞,绿云沁书庵”、“春来南北两山绿;雨后东西万里新”、“自然有范,大地春来春去;恬淡无求, 小园花落花开。”有时从田间归来, 兴致盎然, 也会赋诗。1953年, 盛夏携其子刘易田间锄草有感赋诗曰:


麦收豆苗孱, 杂草且纷然。

与儿锄野草, 劝儿劳动先。

炎天蒸暑气, 烈日照目眩。

汗随锄头下, 火从心内煎。

除去根根草, 腰骨节节㾓。

老父犹坚忍, 小儿状至怜。

勉儿埋头干, 理论不可偏。

不去芊芊草, 难得彧彧田。

今日不下苦, 明年少吃穿。

白昼身虽倦, 黑夜正好眠。

工作犹未竣, 红日西山巅。

荷锄归来后, 小女倚门边。


刘亚之教育子女从小背诵《三字经》、《弟子规》、《唐诗》等传统文化经典, 教育子女勤奋、吃苦、坚忍、知书达礼。1951年春, 11岁的刘易和同学程运祯周日上自家榆树各折了一捆榆钱,背到城里卖了1元多钱, 两人舍不得吃饭, 到兰园书店各买了一册《吕梁英雄传》,回家爱不释手地读了起来。在小学的毕业作文《我的志愿》里他就写出了“我要做中国的米邱林”这句豪言壮语, 毅然只报考了兰州农校一一父亲的母校一个志愿。他小学的班主任曾生荣老师夸奖说:“这个孩子有出息”。上世纪八十年代他和小学时的同学们还多次

将退休的曾老师接到家中接待感恩, 他的尊师重教、热爱阅读、爱国爱民的行为都是家庭教育的结果。就连儿子的起名都费了很大心思, 寓意儿子能弘扬中华“儒释道”的优秀传统文化,报效祖国, 先生给儿子的小名叫“阿弥”, 是善良如佛;学名“易”是传承“儒家”的治国做人理念:字“伯简”是希望儿子做一个“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齐治平”有道德的人。刘亚之先生留给子女的人生格言是: 欲除烦恼须无我, 历尽艰难好做人。

1976年, 63岁生日赋诗述怀:

改造山河意志坚, 造林绿化四十年。

曾防西土东流去, 岂让北沙向南迁。

老来多种香甜果, 少数闾阎号饥寒。

一生艰苦守淡泊, 总觉余欢在桑田。


刘亚之先生把毕生献给了祖国和人民的事业, 在平凡的一生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还有一位值得赞扬的人就是他的妻子孙淑清女士, 她兰州女子师范高师毕业, 原为小学教师, 为了支持丈夫的事业弃教从农, 也在兰州雁滩滩尖子村当了一位知识农民,默默地以实际行动支持丈夫的事业取得了成功, 体现了一位中国女性的高尚情操。她留给子女在苏绣老师指导下的两幅珍贵毕业绣品“翩翩瘦影”的蝴蝶和“活泼天机”的金鱼, 是难得的纪念, 已成为家庭的历史文物珍贵保存。刘亚之先生一生尊崇长者,特别是有境界、有修养的长者, 他除了尊敬数千年中华民族的伟大人物外, 还特崇敬地方乡贤, 如甘肃兰州的理学名臣段坚, 明代历史名臣邹应龙、彭泽等。还有一生搞公益慈善事业的兰州刘尔炘、水梓、赵元贞等先生。

他在徐家山造林时, 因邓宝珊将军的士兵曾参与整理林地和造林, 而认识了他, 再加邓将军热爱园林绿化事业, 又有一个“邓家花园”, 他们的共同爱好使两人走到了一起, 成了忘年之交, 在“反右倾运动”时期, 邓省长受到了张仲良省委书记的不公正对待, 情绪低落, 邓省长这段时间经常坐羊皮筏子或步行去雁滩刘亚之先生的农舍, 交谈一些“易经”、花卉和果树栽培种植的知识经验。1946年刘亚之先生从邓园引进了两株紫藤花, 一株1956年转让给兰州大学, 一株2005年先生去世前捐赠给兰州五泉公园, 两株“友谊藤”见证着两位老人的深厚友谊。刘亚之先生在抗战时期原联系好去延安参加革命工作, 后因儿子刘易出生而遗憾地未能成行。

他和兰州大学地下党员龙加锐、省农改所地下党员张伟之关系甚好, 解放前夕, 还将张伟之安排藏到盐场堡一农民家的地窖里近一个月, 躲避了国民党的搜捕,这些事先生从不炫耀, 他的绿云书庵小院就是从罗云鹏任甘肃省党工委书记时的支部成员老地下党员赵子明同志的夫人手中买下的。当时赵子明同志越狱去延安, 赵老太太因生活拮据而把小院卖给了刘亚之先生, 后来两人也成了忘年之交的朋友, 往来亲密, 直到生命结束, 赵老生前曾风趣地说:“我先走的话, 给你在天堂里选一个好位置。”晚年还以互送挽联为乐趣, 这种乐观

大度、笑对人生的革命精神使人叹服。赵子明同志还讲过原省委副书记高健君曾保护刘亚之先生的一件事。极左的省委书记张仲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曾对高健君说:“雁滩有个刘亚之, 党多次让他出来工作, 他不出来, 难道是要等蒋介石反攻大陆吗? 高健君当时对张仲良说:“他是学林的, 他愿意在农村搞研究出成果不也很好吗?你就让他去搞吧!”真是有惊无险, 化险为夷。

刘亚之先生还和叶剑英主席有两次见面的缘份, 第一次是全国科学大会之上, 另一次叶剑英元帅来兰州, 住在宁卧庄宾馆, 兰州军区的杨嘉瑞政委陪同叶帅步行到雁滩参观果园和蔬菜种植, 没有告知当地政府, 因为是私出,杨嘉瑞政委在果园里也没有给刘亚之先生介绍叶帅, 可是刘亚之先生准确地认出了叶帅。这里还有一个缘份, 叶帅的弟弟叶剑雄是国民党的将军, 他的夫人是刘亚之先生的夫人孙淑清女士在兰州女师上学时的同班同学,关系很好,改革开放后, 住美国加州的王哲媛女士还给孙溆清女士寄来了一封信和一张照片,缅怀同学之情和颐养天年的情怀。

刘亚之认定自己的事业在荒山、果园, 一生自甘清贫淡泊, 不炫耀、不奉迎、不索取、一次次拒绝当干部吃“皇粮”的邀请, 并自动放弃了出国考察的机会, 而以普通农民自居。一直到2005年去世, 他仍是农民户口每月只享受320元的生活费补贴。2005年, 按照刘老的临终嘱咐, 其子刘易将他安葬于南山他亲自创办的劲松林场的松柏丛中, 以满足他一生以树为伴、化为泥土, 回归森林与自然的心愿。2005年, 刘亚之先生以93岁高龄辞世。2005年7月8日, 程运祯悲痛之中于北京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赋诗沉痛哀思刘亚之先生:


博学勤奋才子, 开拓北国科技。

难得农村一生, 惠恩遍市遍村。

名垂青史心碑丰, 无量功德天地存。

满天星光又添辉, 此星最牵雁滩心。


程运祯是刘亚之先生农校老师程月亭的次子, 程月亭和他的学生五、六个人还在雁滩买地办过甘肃省建国种苗圃, 从事育苗准备造林, 解放后程月亭任甘肃省林业局局长, 还有甘肃武山县的韩建章、李桂英夫妇, 因不生育来求医, 刘亚之先生用中药调理治愈后生了一个男孩。他俩为感恩, 在先生晚年先后做了两套寿衣答谢。先生辞世后, 又赠送了一块用甘肃武山县鸳鸯镇鸳鸯玉制作的悼念碑石, 上刻有甘肃文化名人成倬先生题词“谦谦园林叟,荡荡君子风”, 陈列于先生故居。

刘亚之生前就把创办绿云书庵的意愿写进了遗嘱, 在这份刘易所珍存的父亲遗书中, 未提及一句家庭和儿女, 内容尽是国家社会的大事, 忧国虑民之思跃然纸上。还训诫其子刘易:“绿云书庵是人民的, 是大家的, 不是你的”。2005年7月3日, 在他弥留之际, 还嘱咐儿子刘易要完成他的第三个心愿, 就是早日筹办起民间公益图书馆——绿云书庵, 让自己珍藏的书籍发挥更大的作用, 为更多的人提供学习的便利场所, 1946年春, 刘亚之先生在果园里种植的珍贵树种银杏, 也叫公孙树, 是雌雄异株, 最后留下的两棵恰巧是一雌一雄, 被兰州市人大批准为“古树名木”挂牌保护, 拆建后, 这两棵七十多年生的“名木”原址保存在天水路西侧, 万达广场对面的人行道上。好像“夫妻树”一样遥望着雁滩、遥望着兰州、望着祖国的美好河山。


卷二:   刘易继承父志——创办图书馆


刘易是兰州大学退休干部。曾就学西北师范大学生物系, 在兰州市原雁滩公社参加了三年农业生产劳动实践, 后回校任园林绿化技术员, 在他的指导下,校园绿化面貌焕然一新迅速得到改变。苹果、梨、枣、桃各种水果结实累累挂满枝头。他建议学校主动承担校门前安宁区主干道的绿化及土方工程施工中,市委书记王耀华亲自到现场慰问, 当时的省委书记汪锋亲自到校为全体师生员工作报告并表扬鼓励, 还指示: 已至冬季, 要劳逸结合, 明春再干, 他多次参加省、市有关园林绿化的专家座谈会, 献计献策, 特别是为甘肃省委党校治愈苹果园锈病。打破了10里内不能种植桧柏的专家论断, 改写了结论, 挽救了优良绿化树种桧柏的命运。

1980年9月调兰州大学从事园林绿化管理工作。用3-5年的时间, 把兰州大学经十年动乱的一个“烂摊子”校园建设成了绿树成荫、花香鸟语的美丽花园, 周围市民美名曰“兰大公园”, 并荣获全国绿化先进单位称号。在绿化工作中, 他把中国园林的山水湖石、亭台榭廊、松竹梅“岁寒三友”, 梅兰竹菊四君子的文化元素融入到规划和实践中, 育树育人, 环境育人。曾荣获首批全国绿化奖章, 多次被评为甘肃省、兰州市及城关区的造林绿化先进个人。兰州大学党委曾四度授予他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多次评为全校先进工作者。

2001年3月退体后立即投入兰州市大砂沟的重点造林工程项目, 圆满完了四项艰巨任务, 后继续发挥余热, 被甘肃省财政厅聘请为省日元贷款风沙治理专家组成员, 参加河西地区风沙治理工作数月。2002年3月还承包了市区南山簸箕掌385亩林地的荒山造林任务, 筹建了兰州市城关区劲松造林场。秉承其父“改造山河”之遗志, 造林绿化, 为兰州市的生态环境建设做出了应有贡献, 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父亲未尽的事业一直牵动着刘易的心。在他看来, 这不仅是父亲的心愿, 也成了他的心结所在了。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 创办一个图书馆非同小可。


子承父愿执着建馆


2005年其父辞世后, 刘易认为“做人要言而有信, 父亲没有实现的承诺我一定要做到。”于是他执着地开始了艰难的筹建工作。办公益图书馆是新事物, 难度很大, 但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为早日建成绿云书庵, 刘易首先向省、市、区政府各有关单位和领导发出了“刘亚之子女的一封信”, 先后三次书面向政府报送了绿云书庵的信件和报告, 汇报了感恩祖国、回报社会、服务人民的心愿。他还专程去北京, 请教原兰州大学的几位老领导, 他们是原全国科教文卫主任刘冰、原民政部部长崔乃夫、原中宣部副部长聂大江。几位老领导对他实现父亲遗愿、创建民间图书馆的计划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鼓励, 并做了具体指导。

他参观了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图书馆, 在本地又参观考察了省市图书馆、兰州大学图书馆, 向专家学习取经, 建馆前他多次自下而上, 亲力亲为, 去社区、街道办事处、城关区委宣传部、区文化局、民政局、文化馆汇报, 请示办民间图书馆的申报程序, 在得到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圆满答复后便开始正式筹建。 就在因资金困难准备贷款时, 兰州市天水北路拓建拆迁工程为他补偿了40万元, 解了燃眉之急。他不顾家庭的反对和社会上的风言风语, 将这笔钱全部用于绿云书庵的筹建。

2008年9月14日终于将其父的个人书斋改建成了一个具有兰州民居特点的四合院式的、园林式的民间图书馆, 举行了隆重的开馆典礼。绿云书庵免费向公众开放, 一开甘肃民间图书馆建设的先河, 大门上他亲自撰文的对联“为民众建书馆实现父愿, 兴中华树新风德行双修”, 表明了他的决心和愿望、书庵占地面积400

多平方米, 建筑面积260平方米, 有房舍20多间, 内设图书阅览室、甘肃文史图书室、少年儿童阅览室、报刊阅览室、书库、学生自学室和刘亚之故居陈列室。自费创建了30多米长的文化巷、文化墙, 安装有党报阅报栏、宣传栏、公告栏和宣传标语牌十多处, 供读者和过路群众阅览,了解国家大事, 丰富民众的文化生活。为了把民间图书馆持之以恒地办下去, 他还筹建了一个小四合院用于出租。房屋的租金收入, 每年约五、六万元, 全部用在了维持图书馆的日常运行上, 现已累计投资约两百万元。

为实现父亲创办民间图书馆的遗愿, 他不辞劳苦、精心筹划, 经过三年的艰辛努力, 终于建成了以父亲个人书斋“绿云书庵”命名的全市首家民间图书馆, 也是全国经政府部门批准的第一个全免费民间图书馆, 因当时全国各地的图书馆都在收费, 包含自学室。为父亲对社会的承诺画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也向兰州人民交了一份合格的做人答卷, 使全免费的模式在全国开了先河。这种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关心青少年下一代、关心弱势群体的善举,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崇高精神是他退而不休、发挥余热、老有所为、奋斗不止的生动写照, 为甘肃省兰州市的文化建设和民间图书馆发展谱写了一曲绚丽的华美乐章。


小小书庵造福民间


位于天水北路196号的绿云书庵并不好找, 夹在路边商铺中, 于临街马路上的喧嚣闹市中独添一份别样情境, 那大约长一米、宽半米的淡色牌匾很容易被人忽略, 匾上“绿云书庵”四个字已经被风化的有些模糊了。牌匾下窄窄的小巷子两边是报刊栏和宣传栏, 沿着小巷子朝里走一段, 便能看到挂着“刘亚之故居”牌匾的漆门。

刘亚之是刘易的父亲, 他被誉为“中国荒山造林的先行者”。而这间挂着“刘亚之故居”牌匾的四合院, 便是刘易将父亲的故居改造而来的“绿云书庵”。没踏进院门, 来者便会被一阵浓浓的花香吸引。走进去, 一片春意盎然, 园中的紫含苞待放, 树上吐出来的新绿又为这所庭院增添了几分绿意和生气。说这里是一间图书馆, 却处处生长着旺盛的植物; 说这里是一座后花园, 空气中却又透着淡淡的书香。小巷深处的一扇木门前, 几个小孩儿正在石狮前玩耍。抬买看,门上高悬大匾“刘亚之故居”推开大门,一座古旧的四合院映入眼帘, 院内一块醒目的木匾上写着“绿云书庵”。春日的四合院里, 绿树荫下池中游鱼, 阶上盆景与百花争艳, 忽然让人有些诧异,诧异这繁华都市中竟然还深藏着这样一座别致的院落, 别致得有点不食烟火, 就是这间深藏于市井不起的小四合院, 巧妙地诠释了唐代诗人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两句。

“直到父亲去世我才读懂老人。”刘易回忆起当初创办绿云书庵的动机时说。其实早在刘亚之老人生前,很早便萌生过在兰州创办一间民间图书馆的想法。1982年刘亚之老人便立下遗嘱提到了要将自己的老宅用做图书馆的建设之用, 2002年刘亚之老人深感自己身体状况每况愈下, 有次生病后,便再次将刘易叫至病前悉心叮嘱。

刘亚之老人生前对绿云书庵的定位是“陇原天一阁” ,但和天一阁私人藏书的性质比起来,绿云书庵的定位则是更多地为群众服务, 强调的是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爱。走进绿云书庵, 屋内靠着墙的是一排排整齐的书架, 和一般图书馆的书架不一样, 这里的书架设计的更为细致和用心。因为绿云书庵的藏书多是私人藏书和社会募捐书籍, 所以刘易更是倍加珍惜。每一个书架都是一个带有玻璃门的小柜子, 将各类书籍尽可能地悉心保管。绿云书庵虽然小, 但“麻雀虽小, 五脏俱全”。

刘易对自己所创办的这所民间图书馆要求甚严。绿云书庵作为一个民间图书馆, 虽然占地小,但基本功能都要有, 因为中老年人喜欢读报, 所以报刊阅览室是必需的。由于很多小学生放学后没地方去也会来这里看书, 所以儿童阅览室和他们写作业的自习室也是必需的。而根据藏书的分类以及甘肃本土的特点, 刘易还特别开设了甘肃文史图书阅览室, 为了使读者更方便来到绿云书庵, 刘易自己出资将门前那段一直泥泞的土路铺设成了平整干净的水泥路面。

绿云书庵的免费开放, 不仅吸引了许多外地务工人员前来阅读, 还解决了许多孩子放学后无处可去的问题, 每到下午孩子们放学的时间, 一直安静的书庵便被孩子们银铃般的笑声所淹没。放学后的孩子们在这里看书学习, 已经古稀之年的刘易看到孩子们放学可以有一个安全的场所, 心里更是倍感欣慰。附近的邻居们对刘易创办民间图书馆这一举动从开始的怀疑、不解再到后来的感激, 无人不竖着大拇指说“刘易是个好人!” 大家觉得他“想国家所想, 解民众之忧。”

在媒体接连不断的报道中, 除了对绿云书庵社会意义的肯定, 说的最多的就是刘易为人民做了件大好事。而刘易一再对媒体要求:“希望大家多鼓励一些社会弱势群体来这里看书, 呼吁爱心人士来这里捐书, 而我只是一个草根而已。”

在刘易看来, 他只是做了一个草根该做的普普通通的事情; 他只是为普普通通的草根提供了一个可以看书阅读的地方。而就是这个在他眼中看似“普通”的事情, 却为许多人的生活带来了变化。截至目前, 不包括绿云书庵门前文化报栏和宣传栏的读者, 前来馆内的读者和参观人数已达十万多人次, 而这其中大部分都是青少年, 由于图书馆的特殊定位, 青少年中又多是外来务工人员及农民工的子女, 诚如刘易所言, 这里是一间“草根服务草根的草根图书馆”, 是真正的“人民图书馆”。

爱心书庵传递爱心

在绿云书庵和刘易的故事见诸报端和网络后, 很多人都慕名前来参观, 有的人是为了来这里阅读, 有的人是为了来这里捐书, 更有外地读者千里迢迢寻到这里, 带着自己的书和爱心而来。

在这仅仅400多平米的书庵内, 仿若室外桃源一般草长莺飞, 而“书中自有黄金屋”的比喻又让这小小的四合院如一座宝库一般珍贵。这里有前来阅读的读者, 有渴望知识的学生, 有奉献爱心的社会人士,还有一位始终坚守着的和蔼老人。刘易的晚年生活就是这样, 每天流连于书海之中,泡一壶清茶, 以书会友, 等待着前来阅读的读者, 和求知若渴的孩子们。

这里还有很多志愿者, 从退体教师到企业职工, 从机关干部再到大中小学生,他们感动于刘易奉献和坚守的精神, 不约而同的来到这里做一些志愿活动或者劳动。在刘易看来, 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自己的一点行为感动了社会, 社会又汇聚了更多的爱心向这里涌来, 去感动更多的人。无数走出书庵的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和青少年已热情投入到建设祖国的伟大事业中, 弘扬正能量, 为振兴中华做贡献。

对很多的志愿者来说, 打动他们的不仅仅是免费的图书, 更是一种爱心的传递。

“绿云书庵是个爱心图书馆”, 大家都这样称颂。参观绿云书庵的阅览室会发现, 书柜的玻璃上贴着很多照片, 有些柜子上还写有捐赠人的姓名。刘易在以这种方式让大家去记住这些共同奉献的平凡人, 在人们阅览的时候他还不忘告诉大家, 这些书籍是哪些读者捐赠的, 那台空调是哪个企业赞助的……实际上他这场爱心接力第一棒的作用居功至伟。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 每年的这一天, 兰州首家公益性质的民间图书馆“绿云书庵”都将迎来一批批捐书的“客人”。为了更加丰富绿云书庵的藏书量, 使这间民间图书馆能够更好地恩泽于大众读者, 甘肃省图书馆、兰州大学图书馆、西北师大知行学院图书馆、兰州大学档案馆和离退处等许多单位都多次捐赠图书数千册, 兰州市图书馆还专程到书庵为青少年读者举办了有关阅读活动。每当收到社会各界捐赠的书籍时, 最开心的莫过于绿云书庵的馆主刘易, 这位已经80多岁高龄却仍精神矍铄的老人, 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 多年来一直用自己的行动默默履行着父亲对社会的承诺。有人用“小书屋, 大天地”来形容这里, 而刘易却摆摆手, 淡然地说:“这里只是一间草根服务草根的草根图书馆,”


感恩祖国服务大众


刘易为绿云书庵制定的宗旨是“遵守宪法, 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遵守道德风尚,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曾及科学知识, 惠及周边人民群众,树立读书学习的优良风尚, 以提高公民及青少年的道德文化素质。”他认为是祖国和人民成就了父亲和自己的事业, 感恩祖国、回报社会、服务人民应该是自己的责任。为了使民间图书馆成为公办图书馆的有力补充, 刘易同志始终坚持书庵是“人民的、大家的”建馆理念。他承诺全年365天免费开放, 中午和节假日不休息, 对读者服务要热情周到,做到有求必应,尽量满足读者的合理要求,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提高民族道德文化素质是整个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间图书馆是读书育人的重要阵地, 办好民间公益图书馆有重要的深远意义。

刘易坚持民间图书馆要弘扬和传承中华先进传统文化, 坚持倡导发展中国先进文化的方向, 坚持民间图书馆面向社会弱势群体, 面向社会基层群众, 面向老年、青少年, 为周边群众、外来务工人员、农民工及他们的子女服务, 这些人是社会的基层群众, 文化程度低, 生活条件和学习条件差。关心他们的文化学习生活是体现社会的爱心和温暖, 对社会的和谐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刘易创办的绿云书庵有学习阅览座位100多个, 有各种报纸30多种, 杂志20多种, 现累计拥有全国近三十个省市捐赠的书刊近10万册, 每天更换党报和其他报纸, 定期更换照片, 宣传祖国新面貌, 供大家观看学习, 他规划的文化墙上有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提高民族道德文化素质”、“五伦八德”的宣传标语牌。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名著《弟子规》、《论语》也上了文化墙。制作的宣传图片“建国六十周年阅兵”、“甘肃历代名人”、“世界名馆天一阁”、“岳麓书院”、“绿云书庵好读书”、“中国图书馆学会来馆考察调研”、“北戴河民间图书馆论坛”、“世界文化遗产孔庙、孔府、孔林”、“井冈山”、“毛泽东故居韶山”、“甘肃千年古树”、“全国图书博览会”、“全国十大读书人物”等, 深受广大群众欢迎。大部分图片都是他自费前往拍摄的。

他还在榆中县夏官营镇农家书屋设立了农业科技图书专柜,为山东日照高位截瘫的优秀残疾青年周飞农家书屋多次赠送了图书, 并亲自去山东日照慰问鼓励。为靖远故乡书屋捐赠了图书, 为甘肃临洮、榆中贫困山区的两所小学捐赠了图书, 设立了青少年图书专柜。为青海海北青年藏民格桑做了家庭发展规划, 帮助设立了牧民书屋。为汶川地震、和政水灾和家乡建设捐资达两万多元。他挂牌设立的兰州绿云书庵图书文化爱心公益帮扶点已达10多个,捐赠书柜20多个、图书6000多册、现金10000多元。捐赠贫困山区的太阳能路灯价值30多万元。

刘易在书庵内设立的少年儿童阅览室和中小学生自学室, 为当地学龄儿童和农民工子女提供了读书学习和做作业的场所, 起到了“四点半学校”的作用。每天放学后孩子们就一批批来到这里, 读书做作业, 翻阅报刊或看画报, 养成了爱学习爱读书爱科学的优良品德和良好风尚。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栋梁, 将肩负管理国家和建设国家的重任, 是祖国的希望, 刘易同志把青少年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 关心他们的学习成长。他关心青少年、老年及农民工弱势群体的崇高精神境界, 引起了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很大反响和高度赞扬, 报刊室报纸种类很多, 许多中老年读者慕名而来学习, 感到非常满意。冬季为方便老人, 报刊还可借回家中阅读, 他为方便读者, 简化了借阅手续, 外借书刊凭身份证登记, 交适当保

证金, 还书时全额返还, 充分体现了图书馆的公益性。设置的甘肃文史阅览室为读者查阅地方资料提供了方便, 突出了图书馆的重点。在新浪网上建立的博客和微博, 发了“美丽中国、美丽兰州”、“甘肃历代名人”、“甘肃千年古树”、“绿云书庵的主人”等图片、视频和博文, 宣传甘肃、宣传兰州, 受到网友的欢迎。经兰州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及市民间组织管理局批准, 办理了注册登记手续, 建立了兰州绿云书庵党支部, 由他担任党支部书记兼馆长。2018年绿云书庵党支部被兰州市社会组织党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刘易同志被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


共献爱心读书育人


刘易同志创建民间爱心图书馆的事迹在省内各主要报刊、电视台、电台刊登和播放后,人民日报海外版也两次转载了有关文章和图片。新华网、人民网、新浪网、教育网、西北网等全国各大网站都进行了登录报道。慕名而来参观访问的人员络绎不绝。他的义举感动着全国、全省无数的群众, 大家的关爱又深深地感动着激励着刘易同志继续前行。新闻媒体也动员市民为绿云书庵捐书, 支持绿云书庵的公益事业。2011年6月在北戴河召开的民间图书馆论坛会议也邀请刘易同志参加并在大会上做了事迹介绍, 受到与会代表的认可与赞扬。兰州大学团委组织团干部30多人到绿云书庵开展培训活动,把学生们拣废品的收入2400多元及300多册图书捐给绿云书庵。

刘易同志决定将这笔钱全部用来购买少年儿童读物, 在少年儿童阅览室设立兰州大学团委捐赠图书专柜,供青少年阅读。他专门就开办公益图书馆的意义、初衷, 向大学生们进行了关注公益事业、培养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方面的教育讲座。他还和群众爱心组织“心灵呼唤的阳光”共同在绿云书庵举办了生动活泼的小学生有奖知识竞答活动。和珠光图书馆合办了读书会。西北师大知行学院和兰州财经大学的青年志愿者也定期来做义工。兰州大学、甘肃政法学院的青年志愿者开展支教活动, 在绿云书庵举办小学生免费辅导班, 帮助孩子们增长知识提高基础课成绩, 深受家长好评。

浙江天一阁、省老龄委、省关工委、省志办、省市图书馆、省文史馆、省政协、兰州大学党委宣传部、离退处、档案馆、市志办、兰州日报社等数十个单位都捐赠了图书和报刊,甘肃广播电视报社也为农民工每期送报10份, 丰富文化生活。特别是市关工委、市慈善总会为绿云书庵捐赠图书3684册, 价值9万多元。城关区委宣传部将全部藏书1288册和书柜也捐给了书庵。原全国科教文卫主任刘冰捐赠了著作并题词。原民政部部长崔乃夫也题词“绿云书庵为人民”, 给予鼓励。省人大副主任姚文仓、贾淑贞夫妇、兰大党委副书记周玲、市人大副主任潘卫平等领导、专家学者、老教授、艺术家、作家、市民和大、中、小学生400多人向绿云书庵捐赠了图书, 最多的人一次捐赠了一千多册, 全国各地的爱心人士源源不断通过快递和邮局寄来捐赠图书, 非常感人。现在馆藏近10万册图书和刊物, 其中8万多册就是爱心人士捐赠的。

21岁的福建小伙刘锦华, 就读于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在一次公益活动中与刘易相识,交谈中, 他发现这位学识渊博、平易近人的老人身上, 散发着一股让人折服的力量, 正是这种力量, 深深地触动了这位茶农家庭的孩子。从那以后,他便跟随老人在爱心公益的路上奔走, 乐此不疲。

每逢周末, 刘锦华就和同学相约来到“绿云书庵”, 帮老人处理一些力所能及的琐事, 久而久之, 刘锦华和伙伴们都成了这个大家庭的一员,书庵里的每个读者, 每本书籍, 都已经成了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草根服务于草根, 这是刘爷爷一直说的。”刘锦华说, 正是这句朴实的话, 让他和其他孩子读懂了老人的心思, 也读懂了公益的意义。

渐渐地, 这个静谧的小院里多了一些年轻的身影, 从第一批的三四个孩子, 到如今每年上千人次的志愿者团队, 从安宁到城关, 再到夏官营学区, “绿云书庵”已经成了兰州各大高校的志愿者团队交流学习的平台。

西北师大商学院的志愿者在书庵里开展“阳光宝贝故事会”活动, 为学龄前儿童讲故事, 几乎把左邻右舍的小孩都吸引来了, 平时缺少关心的孩子们听起故事来连眼睛都不舍得眨一下。

志愿者韩菲得知小读者张季壮家里条件困难, 没钱为他请家教, 就主动为孩子当起了“家庭教师”一对一辅导英语, 孩子父母知道后深受感动,笑称“农民工的娃娃也有了私家教师。”

多年来, 在志愿者团队里涌现出了许多先进典型, 如苏金文、谭锦锋、李海东、郭明、韩富德等同学, 走入社会参加工作后还心系书庵, 帮助工作, 十分感人。“这些年轻人给小院子带来了生机,他们单纯、善良、想着法子做好事, 还让我这个老头子学会发微博”, 刘易老人谈起这些志愿者时脸上洋溢着幸福“他们很认真, 想法也很多, 经常为书庵的发展出谋划策。”

除了这些年轻人,书庵还聘请了荣誉馆长兼监事会会长张庸, 刘亚之先生的弟子王立福也聘为荣誉馆长。书庵里还有一个默默无闻的中年女子, 孩子们都亲切地叫她“张姨”, 她叫张红玉,书庵开放之初,因父母与刘易相熟, 就过来帮忙。待久了, 对这里有了感情, 索性辞职干起了专职管理员。用刘易老人的话说“小张这个管理员的权力很大, 从接待读者到管理图书, 甚至到打扫厕所, 全都归她管。”张红玉同志还被培养为中共党员, 并担任了党支部副书记。

“馆长生活很简朴, 经常是开水就馍馍。”张红玉说, 刘易不仅将每年5、6万元的房屋出租所得全部用于图书馆建设, 还经常补贴退休工资。有人建议他向有关部门申请经费或免费配送些报刊, 刘易总是一句话:“要做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高尚的人, 就不能一直向钱看。”

10年多来, 绿云书庵只接受过一万元左右的现金捐款, 对此,刘易很不好意思:“实在推不掉, 得赶紧在网上晒账, 哪怕一分钱都得说清楚。”

刘易笑称自己是“草根服务草根”。的确,周边许多农民工家庭的孩子几乎将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放学了, 到绿云书庵做作业, 或看看书, 成了他们的日常生活;周末家长有事, 会将孩子们留在绿云书庵, 也很是放心。

闹中取静的绿云书庵不仅是丰富民众文化生活的“文化阵地”更是天水路上一道靓丽的文化景点。

有人疑惑, 有人好奇, 更多的人被刘易老人的无私奉献和大爱精神所感动, 带着自己的藏书前来捐赠, 退休教师、企业职工、机关干部、大中小学……

好多人说他伟大, 可刘易自感渺小, “真心诚意、实实在在为人民服务才有意义。”从当初为完成父亲遗愿到乐此不疲, 刘易在无数捐赠人士的爱心里, 在孩子们灿烂的笑脸上感觉到了人生价值, “比工作时还紧张忙碌, 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很充实,有意思。”

有人担心城市建设会淹没了绿云书庵这朵“文化奇葩”。也有人担心绿云书庵后继无人, “要是拆迁了, 就用补贴款重建或采取民办共建模式, 将绿云书庵规模办得更大些, 一定要保住民间图书馆这张文化名片。”刘易对此早有打算。

绿云书庵的发展已经引起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城关区“十二五”规划提出, 要将绿云书庵打造成“西北第一”的民间图书馆, 而自己也憧憬着有一天能实现“南有天一阁, 北有绿云书庵”的愿望, 以此来呼应父亲当年在果树生产方面创造的“东有烟台, 西有兰州“的佳话。

就是这样一群非亲非故的人, 陪伴着刘易老人, 在这个安静的小院里, 用一颗颗炽热的心, 编织着他们的梦。


发扬光大再接再厉


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关怀下, 在广大人民群众的鼓励支持下, 刘易同志子承父愿创建兰州绿云书庵的先进事迹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 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同济大学、复旦大学前来参观的研究生说:“我跑了全国许多大城市, 还没有见到过一个民间图书馆的招牌。”他们还感慨地说:“这是兰州人民的骄做, 是甘肃人民的骄傲, 是天水路上的一道亮丽文化风景, 是一块净化人们心灵的净土”。兰州电视台零距离“身边的好人”栏目将刘易同志评为兰州市2010度的十大好人, 受到表彰奖励。还被评为全省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 西部商报“绚彩兰州”2008年度的封面人物。获得了兰州大学老教授事业老有所为奖,孝亲敬老楷模奖。兰州市城关区还颁发了“群众文化阵地”匾牌。他被评为首批“兰州好人”、首届“全国十大读书人物”, 中央一台、中央四台、中央十三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华读书报等许多新闻媒体及各大网站均多次宣传报导了刘易同志的先进事迹, 被誉为“走基层, 最美的中国人”。

当人们赞扬他时, 刘易总是谦虚地说:“创办绿云书庵是我父亲看得远”。 还说:“我是炎黄子孙, 是祖国和人民养育了我, 成就了父亲和我的事业。作为一个中国人, 作为社会的一员, 为国家为人民做点事情是应该的”。“人活着总应该有点精神, 活到老, 学到老, 奋斗到老,应该是人生的信条”。“一个人不要太贪, 要知足, 要感恩,把什么都看成是人民的就对了, 心底无私天地宽就是这个道理。”听了这些话, 使人对这位老人更加肃然起敬。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人在暮年, 壮心不已”。回眸刘易从筹建绿云书庵到开馆后的今天,这十年多的艰苦历程, 每前进一步, 取得一些进展都倾注着他的心血, 体现着他那不同寻常的工作气魄、超前的眼光、开拓进取的精神和爱国爱民的无私情怀, 体现着他勤奋工作的远见卓识和执着追求, 也充分体现了他淡薄名利、无私奉献的道德情操。现在, 他继续追求着绿云书庵公益事业的更大发展, 努力把兰州绿云书庵建成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教育基地, 建成甘肃省乃至我国西部民间图书馆的样板,建成弘扬中华文化的群众文化阵地, 诚心诚意为基层群众、为弱势群体服务, 将爱心撒遍人间。要把绿云书庵办得规模更大、藏书更多, 功能更全、服务更好、交流更广、持之以恒的长期办下去, 为祖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做出新贡献。“南有天一阁, 北有绿云书庵”的宏大愿望, 在祖国和人民的关怀下, 一定能够实现。


城市建设何去何从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 刘易更愿意回到5年前的午后。在甘肃省兰州市天水北路196号,自2008年创办的甘肃省首个民间公益图书馆——绿云书庵,花木繁茂,娴雅幽静。那时,每天早晨,年届古稀之年的的刘易都会踱着小步, 开始一天的忙碌。

那些在旁边家具市场趴活儿的农民工常常结伴走进书院, 顺手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阅读。他们刚吃过牛肉面, 衣角和裤腿上还沾着泥。

绿云书庵原来所在的兰州市雁滩乡是典型的城乡结合部。隔街就是马路, 汽车穿过闹市。但书院里俨然是另一个世界。占地400多平方米的书院在刘易设计、修建下, 三季有花, 四季常青一榆叶梅、大花萱草、紫藤、丁香、探春、白玉簪、牡丹、菊花、山梅花和多种草花竞相怒放。报春花总是第一个报道春的讯息。

自2008年至2014年5月的6年间, 绿云书庵里滋润了数以万计的农民工子弟的心灵。精略统计, 绿云书庵每年至少接待上万名读者。在许多退休老人的记忆里, 绿云书庵更像一个平民沙龙。他们在这里读书, 交友, 颐养天年。对那些农民工子女来说, 绿云书庵带给他们的不止是知识, 还有太多的愉悦和快乐。

因其为大众所喜爱, 当地媒体甚至用“三草堂”——即“草根开办的为草根读者服务的草根图书馆”——来形容它。

书院周围居住着不少外来务工人员, 他们大都忙于生计, 无暇照看孩子, 刘易发现每天下午放学以后, 周边总有小学生趴在路边写作业, 有的孩子会拿着零花钱偷偷跑进周围的网吧, 游戏厅。“这让我真的心疼”刘易说。

从书院开馆那天起, 绿云书庵就向这些野草般疯长的孩子们开放, 顺便管理起他们的生活和学业。

越来越多的人慕名而来。来自山东荷泽的来兰务工人员李雪(化名)和儿子时宇翔就是被书香吸引而来的, 断断续续读了三年的书。作为母亲, 李雪最初的想法很简单: 自己蜗居的地方太局促了, 给孩子找了一个免费读书的地方, 自己工作的餐馆下班晚,有时候,儿子不得不在水泥台上写作业。书院里既温暖又充实。

李雪发现, 管理员张红玉会时常询问儿子饿不饿, 水壶里总有热水。馆长刘易也会时常询问孩子阅读的情况, 时不时买东西以资奖励, 从2012年9月到2013年9月, 儿子几乎都在绿云书庵完成家庭作业,学习成绩也在班级中名列前茅。才一年,时宇翔便得到了两次“优秀小读者”奖励, 还在“绿云杯”作文竞赛中取得了好成绩。就连演讲比赛, 平时有点腼腆的他也“挑战”了一把。

发生在孩子们身上的变化, 让刘易满怀感动。他相信, 是阅读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他们。

从创办到2014年8月之间的6年, 是绿云书庵的黄金岁月。各种来自政府的荣誉和肯定纷沓而至。绿云书庵不光是兰州市城关区挂牌的“文化阵地”、还是兰州市属唯一的5A级社会组织, 而且全国各地的爱心人士都在关注着这个小小的书院, 不断有人捐书、赠报刊, 绿云书庵的馆藏也一度猛增。

城市拆迁使一切都改变了。

2013年8月29日, 绿云书庵遭遇第一次强拆。那天,一眨眼的功夫, 推土机开到了大门旁, 书库的墙体“轰隆”一声就凹进去了。

从那天开始, 为了保卫倾尽心血的绿云书庵, 刘易不顾年迈, 把家安在了书院。除了以自己的血肉之躯阻挡拆迁, 他没有更好的办法。

2013年9月2日, 一放学, 时翔字还像往常一样蹦蹦跳跳跑去图书馆。但立刻有建筑工人拦住了他。时翔宇和平时一道读书的小伙伴守了半天, 看到刘易爷爷走出来, 一下子围了过去:“爷爷, 工地上的人不让我们进图书馆, 那我们到哪儿去看书、写作业啊?”

儿子好不容易养成了看书的好习惯, 不能断, 李雪曾花了50元钱在甘肃省图书馆给儿子办了张借书卡。但时翔宇怎么也不进省图的大门, 而拿出之前在绿云书庵借的故事书, 坐在图书馆外的台阶上, 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

“孩子和绿云书庵有感情了”李雪流了泪。

绿云书庵遭遇了大大小小10次强拆: 被掩埋掉的几千册图书, 持续一年的断水, 不间断的停电, 离奇的火灾和盗窃案, 甚至人身威胁。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 门口两个年代久远的石狮子也不翼而飞。

刘易觉得那是他最难熬的日子。“一睁眼就是假想自己是个战士, 拼命为自己的书院讨个说法”。

许多高校的志愿者纷纷来陪刘易, 周围的居民也默默地支援图书馆, 断水后, 好心人悄悄送来水。需要打扫图书馆的时候, 大学生们也会不约而同赶来帮忙。

直到坚持到被拆迁的最后一刻, 绿云书庵依旧坚持每天正常开放。下午放学, 这里异常热闹。小学生、高中生, 甚至大学生都会来这里写作业、查资料。

“其实心里却五味朵陈”, 刘易说:“这段时间是硬撑下来的,就连过年, 我也感到纠结、烦心。”

刘易的压力越来越大——亲戚朋友一再被“动员”, 不断有工作人员“登门入室”。刘易在万般无奈之下不得不选择“和解”。 政府补助18万元作为图书馆3年的过渡费, 然后根据协议, 绿云书庵10天之内完成搬迁。

2014年5月, 刘易眼睁睁地看着旁边等候多时的推土机出动, 拔掉这颗“钉子”。从那天开始, 刘易“像丢了魂儿”。

找场地、搬书,刘易一个人足足忙活了三四个月, 施工方觉得速度太慢, 一下子推倒了书库。至今数千本图书下落不明, 百年老屋被夷为平地。

绿云书庵被迫一分为四。10万册图书和刊物被分别寄存在市城关区、七里河区的居民楼、皋兰山林场以及兰州大学临时租借的场地内。

时至今日, 仍有许多老读者感念绿云书庵过去的闲适与美好,专门来寻访。但他们很快发现, 已经很难找到绿云书庵过去的味道了——要进门, 必须经过小区保安的盘问。 “脏兮兮”的农民工更是被视为“危险分子”, 进不了小区的大门。孩子们更是不被欢迎, 因为他们“叽叽喳喳”, 容易受到邻居扰民的投诉。

没有了读者的图书馆, 虽然还锁着一屋子的书,但再无往日的生机。

刘易总在思考, 偌大一座城,怎么就找不到一座图书馆的安身之所?


乔迁新址再创辉煌


绿云书庵创建的初衷是为了感恩党、感恩人民群众, 但是党和人民却给予他们无数的荣誉和鼓励。书庵在经历了重重困难的拆迁过波时期后, 在党和人民群众的关怀支持下, 自费建在皋兰山腰的主馆和新建的雁滩馆均已和广大读者见面。

书庵采取走出去、下基层的积极措施, 走出城关区、走出兰州市、走出甘肃省, 走向全国。为山东日照、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省内困难山区等贫困地区送去书籍, 帮助创建农家书屋, 解决图书文化发展需求。坚持以办好公益慈善民间图书馆, 服务当地人民群众为工作重心。坚持建馆的公益性和慈善性, 也坚守绿云书庵创办人刘亚之先生“绿云书庵是人民的, 是大家的, 不是个人的“训诫。2012年年底, 贵州毕节及麻江县两地分别发生两起因孩子辍学、生火取暖等原因使10名花季少年不幸失去了生命。这一不幸事件深深地刺痛了刘易他们的心, 他们暗下决心,一定要为那里的苗族、布依族同胞做一些有益的事情, 尽点微薄之力。要在那里的小学设两个图书文化爱心公益帮扶点, 在两个村庄各装十盏太阳能路灯,长期帮助他们。

今年5月1日至11日, 他带着腿伤往返近万公里去贵州省毕节市和凯里市完成了八年的承诺, 并悬挂了四块图书文化帮扶点的匾牌。以实际行动迎接和庆祝建党一百周年。对于未来,刘易先生期望“绿云书庵”公益事业在“民办公助”的政策指引下能够有更大的发展。他表示, 要努力把“绿云书庵”建成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教育基地, 西北师大知行学院和兰州财经大学的青年志愿者协会已经将书庵定为长期固定的活动基地, 建成省内乃至我国西

部民间图书馆的样板, 为了改变兰州两山的生态环境, 书庵还和青年志愿者们在劲松林场开展了“我为兰州种棵树”的义务植树活动。刘易先生已卖掉了四套拆迁安置房继续投资书庵建设, 还要坚持以孟子“不以善小而不为”和清代诗人袁枚“苔花如米小, 也学牡丹开”的诗句精神, 持之以恒地办好书庵。把书庵主馆所在的劲松林场在政府的帮助下建成供市民休憩学习的生态文化公园, 要建成漂漂亮亮、国内一流的旅游度假盛地。正如书友鼓励他的“苍龙日暮还行雨, 老树春深更著花”,积小善为大善更好为草根服务。争取在不断发展壮大中, 再创书庵新辉煌, 为营造全民学习的良好氛围,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贡献力量!


附(刘易先生个人简介):


刘易, 汉族, 1940年8月21日生于兰州市城关区硷滩巷, 大专文化程度, 清咸丰年间先祖从临夏北塬大刘家村迁到今榆中县新营乡清水沟村, 父亲刘亚之在甘肃省兰州农业专科学校上学, 工作后安家到雁滩乡滩尖子村。

1947.9-1952.8在兰州市城关区雁滩小学上学;

1952.9-1954.8在甘肃省兰州农校农科上学;

1954.8-1955.8在原兰州第三初级中学上学;

1955.9-1958.8在原兰州第三中学高中部上学;

1958.9-1959.2在西北师大物理系数理科上学;

1959.3-1959.8在兰州市城关区西北新村小学任代理教师;

1959.9-1960.6在西北师大生物系上学。

1952.5在雁滩小学加入少先队, 1956年6月19日在原兰大附中加入共青团, 1986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7年3月评为农艺师职称。在校学习期间, 担任过学习委员、班长、少先队中队长、学生会康乐部长; 工作后, 担任过党支部委员、党支部书记等职务。

1960.6-1964.1在兰州市城关区雁滩公社后河大队学习园艺栽培技术并兼任出纳、会计、政治干事;

1964.1-1980.9在西北师大总务处生产科任园林绿化技术员; 因所种苹果香甜味美, 誉满兰州, 上世纪七十年代, 有幸连续两年为当时严格保密的我国青海海北原子城基地专供苹果两车, 解决了水果需求, 受到赞扬。

1980.9—2001.3在兰州大学总务处综合管理科任科长、农艺师, 1998年9月退居二线,2001年3月退休。曾聘为市两山绿化指挥部专家监理组成员;

2001.3-2004.3在兰州市南北两山环境绿化工程指挥部承建大砂沟绿化攻坚工程、实验基地造林工程、墩墩洼公路林带改造工程;

2004.5—2004.8省财政厅聘任为日元贷款风沙治理项目办公室专家组成员; 2005.7-2005.9兼任兰州大学高校战略研究会成人高考辅导中心班主任一学期;

2006.3-2016.3任中共兰州大学党委离退休党委后勤一支部支部书记, 兰州大学离退休教育工作者协会后勤一分会会长。

从1994年起任个人创办的兰州市城关区劲松造林场场长;

从2005年起任父亲刘亚之生前创办的《绿云书庵》理事会理事长;党支部书记、馆长。

1951年在雁滩小学评为模范学生, 1953年在兰州农校评为优秀少先队员, 1955、1956年在兰大附中两次被评为三好学生, 1963年评为五好社员, 1959年6月评为优秀辅导员; 1990年3月因在植树造林。绿化祖国事业中成绩卓著, 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绿化奖章”和荣誉证书, 1991年10月甘肃省委、省人民政府授予全省造林绿化先进个人称号, 1994年7月甘肃省委、省政府、兰州市委、市政府联合表彰为兰州南北两山十年有突出贡献的个人。1985年3月、1988年3月、1990年3月、1996年3月四次被评为兰州市绿化先进个人。

1985年3月至1999年3月先后十四次被评为城关区造林绿化先进个人。

1995年6月、1997年6月、2016年6月、2021年6月四次评为兰州大学优秀共产党员, 1984、1985年两年评为兰大党政工作优秀奖。1987年、1997年12月两年被市水电局评为绿化上水管理先进工作者. 1988年被市治安联防指挥部评为市治安联防先进个人。

1986年学校奖励晋升工资一级。2002年、2003年被评为市南北两山造林工程先进个人、劲松林场被评为市造林先进单位。

在造林树种的引种驯育方面成果突出,主持的绿化工作1987年被评为全国绿化先进单位, 还数十次被评为省、市、区绿化先进单位。任党支部书记时, 本支部曾被评为兰州大学先进党支都。在兰州地区首先研究南竹北移取得成功, 盆栽铁树人工授粉结实育苗取得成功。首先在兰州地区引种驯育优良园林植物腊梅、紫荆、棕榈、扶芳藤、结香等数十种花木露地越冬成功。还引种造林树种几十个, 探索使用多种混交造林模式, 绿化荒山近万亩。在“甘肃林业”、“后勤管理研究”等杂志上发表文章多篇。曾和董静欣合著出版《话说金城——兰州的故事》。中央、省市电视台、报纸、刊物曾多次报道过其先进事迹。

2016年4月——现在负责绿云书庵和劲松林场工作。先后被评为首批“兰州好人”、获首届“全国十大读书人”荣誉称号, 两次被中央电视台3频道誉为“最美的中国人”。书庵先进事迹在美国纽约时报广场的中国大屏上播放介绍, 获海内外华侨赞扬。

2018年个人被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 党支部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a17afe8862a843ca822e5e171c31eae8_tplv-obj.jpg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重庆西促文化交流中心    渝ICP备13007947号-2
联系地址:重庆2488号信箱
联系方式:hexiexibu16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