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查看

粤港澳大湾区的政治定位及其应对诸多挑战的方略 许浩明 关婷允 韦敏玲



QQ图片20230907125006.png

                                                                    

                                                                              



一、领航新一轮改革开放的粤港澳大湾区简介


粤港澳大湾区(大湾区)包括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九市,总面积约5.6万平方公里。粤港澳大湾区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实力雄厚、创新要素集聚、国际化水平领先、合作基础良好,具备建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基础条件。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新时代国家改革开放下的重大发展战略,对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和坚持改革开放肩负重大意义。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肩负“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尝试”和“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的使命,坚持六个基本原则,[ 即:创新驱动,改革引领;协调发展,统筹兼顾;绿色发展,保护生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共享发展,改善民生;“一国两制”,依法办事。]重点着眼于七个发展范畴,[ 即: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紧密合作共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共建粤港澳合作发展平台。]目标是进一步深化粤港澳合作,充分发挥三地综合优势,促成区内的深度融合,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一流湾区。[ 资料整理自《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和粤港澳大湾区网站:     https://www.bayarea.gov.hk/sc/about/overview.html  。]


二、粤港澳大湾区的政治定位及其所面临的境内外挑战


(一)粤港澳大湾区的政治定位及其所具备的政治意义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高度关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早在2012年12月习总书记考察广东时,就已经提出“希望广东联手港澳打造更具综合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的构想。2017年7月1日,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见证下,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粤港澳三地政府在香港共同签署《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正式启动。几个月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被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之后,习总书记在中央会议等不同场合多次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做出指示。[ 2017年12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要科学规划,加快建立协调机制;2018年5月10日、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和中央政治局会议,对规划纲要进行审议;2018年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珠海,宣布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强调,要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广东改革开放的大机遇、大文章,抓紧抓实办好。]2019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公布,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空间布局等作了全面规划。2021年3月,“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高质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 参见程龙:《粤港澳大湾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近5年经济总量增长约2.4万亿元——潮涌大湾区 风劲好扬帆(谱写新篇章)》,载《人民日报》2022年5月26日第6版。]综合其战略定位、发展基础与现状来看,粤港澳大湾区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政治意义:


1.丰富“一国两制”实践内涵


1979年1月邓小平同志为解决台湾问题,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1982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增加了设立特别行政区的规定,为‘一国两制’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依据。”[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http://www.gov.cn/guoqing/2017-11/08/content_5238062.htm  。]1997年7月1日、1999年12月20日香港与澳门的分别回归,映证了“一国两制”的实践取得了伟大成功。自其提出以来,“一国两制”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制度红利。[ 参见张思平:《“一国两制”与大湾区系列之三:政治两制,经济社会一体,让它无边界可好?》,载深圳创新发展研究院网站:http://cxsz.org/index.php/About/dynamic_detail/id/70.html。]而“一国两制”作为制度创新,也需在实践中经受检验,不断发展完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一国两制”如何继续彰显制度优势,治理好香港、澳门,坚定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成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蒋永清:《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网站:http://www.npc.gov.cn/npc/c30834/201912/aabf00f2a2974724a589fc19a97ad3e5.shtml  。]

在此背景之下,粤港澳大湾区的提出为“一国两制”增添了新的内涵,成为新时代“一国两制”实践的新尝试与新范式,从而探索如何发挥“一国两制”的积极作用,克服消极影响。同时,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取得的新成就也将继续验证“一国两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不仅引领内地与港澳更紧密的合作,更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提供正面的示范作用,并为台湾回归后的治理与发展积累实践经验。


2.保持港澳长期繁荣稳定


“一国”是香港、澳门稳定的坚实基础,“两制”是香港、澳门繁荣的独特优势。“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http://www.gov.cn/zhuanti/2017-10/27/content_5234876.htm  。]香港、澳门的稳定是经济繁荣的前提,更是“一国两制”的政治基石。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的示范区和新格局下支持港澳融入国家发展的桥梁,[ 参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第7页以及德勤:《新发展格局下的大湾区——“十四五”时期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重点》,第5页。]在丰富“一国两制”实践内涵的同时,在新时代构建起港澳与内地更多、更紧密的联系,也是保证经济和社会有序发展的“压舱石”。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通过新的制度框架使香港和澳门进一步融入国家整体发展大局中,一方面为大湾区的协同与融合提供政策支持,带动区域之间的往来,为港澳的繁荣提供有力的制度支持;另一方面密切大湾区内部社会各层面的交流与联系,强化人心回归,促使港澳同胞融入国家,“切实感受到自身作为国家政治法律共同体与历史命运共同体的一员”,[ 黎沛文,庄鸿山:《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香港青年的公民身份建构与国家认同问题研究》,载《青年发展论坛》2019年第1期,第20页。]增强港澳同胞对于祖国的文化认同、社会认同和制度认同,从而保证港澳的长期稳定。[ 参见陈晓运,郭小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政治逻辑》,载《学术论坛》2020年第1期,第93-94页。]


3.探索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综合国力[ 田飞龙:《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与新时代改革的制度探索》,载《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0年第2期,第5页。]的提升与新一轮的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意味着我国将进一步参与到全球化与全球治理当中。尤其在当前新型冠状病毒全球大流行和单边主义日益抬头的复杂国际形势下,我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一带一路”倡议,将与发展程度不同、价值观和宗教文化背景多元的国家和地区开展合作。在此背景下,探索我国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成为了新的课题。而粤港澳大湾区内部复杂多元的社会制度和经济形态,是“支撑‘一带一路’及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的样本性实验”,是“进一步深入全球化的试验,同时还将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提供实践经验”。[ 参见戴春晨,易德发:《粤港澳大湾区:扩大对外开放的“试验田”》,载《21世纪经济报道》2017年3月17日,第4版。]


2019年,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支持下,粤港澳大湾区内的城市之一——深圳成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率先探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路径;[ 参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http://www.gov.cn/zhengce/2019-08/18/content_5422183.htm。]2022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通过了《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 参见《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http://www.gov.cn/zhengce/2022-04/10/content_5684385.htm。]粤港澳大湾区探索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战略地位和政治意义正在不断凸显,“既要具有改革探路者的非凡勇气和责任担当,更要在关系国计民生的一些重大改革领域实现新突破”。[ 刘彦平主编:《四大湾区影响力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第1版,第427页。]


(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中所面临的境内外挑战


当前,全球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日益抬头,局部地区甚至处于战争当中。在此国际形势下,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而其中较为突出的便是香港政治发展的异化现象,[ 参见庄吟茜:《香港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异化现象分析》,载《新视野》2015年第2期。]此前发生的非法“占中”和“修例风波”等负面事件,为港澳的政治稳定造成了不利影响。[ 参见安宁,马凌,朱竑:《政治地理视野下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思考》,载《地理科学进展》2018年第12期,第1637-1639页。]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内地与港澳、东西方联系与交流的窗口与渠道,如果不能把好政治关口,坚定“四个自信”,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树立正面形象,反而可能成为西方价值观和“反华”情绪输入和扩散的漏洞。相较香港,澳门自回归以来一直保持稳定,实现了主权和人心的双回归。但同时也要注意澳门面临的文化、价值观多元的挑战,防范澳门青年受国外激进和分裂势力影响,出现与香港类似的情况。[ 参见赵凤莲,林滨:《当代澳门居民国家认同的实质、生成与建构理路》,载《前沿》2021年第4期。]

此外,“一国两制”的构想“最初是为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因此,“台独分子”也频频在涉香港问题上发表不当言论,与“港独”分子勾结,策动、干预、参与和推动相关分裂活动。[ 参见高杨:《除恶务尽,让“台独”在港无处遁形》,载《人民政协报》2021年9月25日,第5版。并参见《“港独”的阴影徘徊在香港上空》,载凤凰网:https://news.ifeng.com/hongkong/special/qdgd/chapter5.shtml  。]在此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与发展还面临着“台独”势力破坏与干预的挑战。

放眼全球,粤港澳大湾区面临的外部挑战也比较严峻。当前国际格局正处于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当中,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机遇与挑战并存,“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方面,以WTO为代表的多边贸易体制遭遇阻碍并陷入停滞,致使近年来区域贸易合作的勃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和《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等区域贸易协定在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同时,也给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带来了一定的外来风险和不确定因素。另一方面,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加紧对中国的围堵,拜登政府于2022年2月发布《美国印太战略》报告,又提出所谓“印太经济框架”作为美国印太战略的经济支柱,“涉及数字贸易、供应链韧性、脱碳和清洁能源、基础设施等不同领域议题的一系列谈判安排”。[ 参见《“印太经济框架”:美国对华竞争的新工具》,载欧亚系统科学研究会网站:https://www.essra.org.cn/view-1000-3840.aspx  。]美国今年以来接连围绕“印太”地区的动作,打着“高标准、贸易”“自由包容公平”的旗号,[ 参见《有关印太经济繁荣框架的声明》,载美国驻华大使馆和领事馆网站:https://china.usembassy-china.org.cn/zh/statement-on-indo-pacific-economic-framework-for-prosperity/  。]实际上却带有明显的意识形态色彩,封闭性和针对性强,明确将中国排除在外;[ 参见《美国“印太经济框架”是什么货色?(热点对话)》,载人民网: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2/0319/c1002-32378824.html  。]更加危险的是,美国很有可能借“印太战略”制造分裂、煽动对抗、破坏和平,“挑动并大打‘台湾牌’‘南海牌’”;[ 参见《王毅:美国“印太战略”必然是一个失败的战略》,载人民网: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2/0523/c1002-32427280.html  。]基于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一带一路”建设重要支撑的战略地位,[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第7页。]以及所处的地缘位置和在“一国两制”构想下与台湾问题的密切联系,在未来美国针对中国实施的“印太战略”中将面临着首当其冲的挑战。


三、粤港澳大湾区所面临政治挑战的应对之策与前景展望


(一)粤港澳大湾区所面临政治挑战的应对之策


1、首要的应对之策便是坚持“一国两制”。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必须应对“稳定”的政治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必须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载新华社网站:http://news.cnr.cn/native/gd/20171027/t20171027_524003098.shtml  。]“把坚持‘一国’原则和尊重‘两制’差异有机结合起来,坚守‘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把维护中央的全面管治权和保障特别行政区的高度自治权有机结合起来”。[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第6页。]要充分运用大湾区已经构建的垂直协调区域治理机制,加强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方面工作的统一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团结粤港澳大湾区各界人士共同维护社会稳定,履行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责任。


2、要加强港澳与内地间的认同融合。一方面重塑政治理念,端正身份认识,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普法宣传等方式让香港民众认识到“中国与香港之间是一国和其下的特别行政区的关系”,[ 参见庄吟茜:《香港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异化现象分析》,载《新视野》2015年第2期,第50页。]通过爱国主义教育,增强香港同胞的国家意识和爱国精神,增进国家认同,“让香港、澳门同胞同祖国人民共担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共享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载新华社网站:

http://news.cnr.cn/native/gd/20171027/t20171027_524003098.shtml  。]另一方面,“大力推动香港的经济发展,改善社会民生,用经济和民生的改善来降低泛政治化程度、化解政治对抗”。[ 庄吟茜:《香港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异化现象分析》,载《新视野》2015年第2期,第50页。]具体而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应通过制度和政策支持,拓宽香港民众尤其是青年的发展空间,便利其融入大湾区内地城市学习、工作和生活,“将有助于消解横亘在香港青年面前的贫富差距、阶层固化问题,强化香港青年对国家的依赖与信任,推动香港青年对国家的认同”。[ 黎沛文,庄鸿山:《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香港青年的公民身份建构与国家认同问题研究》,载《青年发展论坛》2019年第1期,第19页。]


3、为应对以美国“印太战略”为代表的外部挑战,“中国也要保持战略自信和定力”,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支撑,继续推进和完善“一带一路”建设,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确保相关项目惠及民生,重视周边国家的涉华民意变化,尽可能地减少美国在中国与相关国家之间制造矛盾的空间”。[ 参见赵明昊:《美新版“印太战略”怎么看?》,载半月谈网:http://www.banyuetan.org/gj/detail/20220316/1000200033136201647400566007614331_1.html  ,并参见《美国“印太经济框架”是什么货色?(热点对话)》,载人民网: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2/0319/c1002-32378824.html  。]


(二)粤港澳大湾区之前景展望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在未来将充分彰显其重要的政治意义,有效应对国际政治形势的挑战,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发挥其在国家对外开放中的功能和作用。从发展目标来看,粤港澳大湾区将显著增强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并引领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同时通过双向交流与联系,增强港澳与内地的理解互信,“进一步提升;人民生活更加富裕;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多元文化进一步交流融合”。[ 参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第9页。]粤港澳大湾区将在保持港澳长期繁荣稳定的同时,用新的成就丰富“一国两制”的实践内涵,树立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有力示范,成为探索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对外表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窗口和典型。






1、许浩明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欧盟法研究中心主任。

2、关婷允:中国政法大学国际经济法硕士学位获得者,现任广东海际明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广东省律师协会国际贸易法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律师协会南沙自贸区法律研究中心秘书长、广州市律协粤港澳大湾区及自贸区法律业务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粤港澳全面合作法律事务专家咨询委员会海关和贸易便利化专家组组长。

3、韦敏玲:中国政法大学国际经济法硕士学位获得者,系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助教。

4、 即:创新驱动,改革引领;协调发展,统筹兼顾;绿色发展,保护生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共享发展,改善民生;“一国两制”,依法办事。

 5、 即: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紧密合作共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共建粤港澳合作发展平台。

6、 资料整理自《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和粤港澳大湾区网站:https://www.bayarea.gov.hk/sc/about/overview.html。 

7、 2017年12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要科学规划,加快建立协调机制;2018年5月10日、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和中央政治局会议,对规划纲要进行审议;2018年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珠海,宣布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强调,要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广东改革开放的大机遇、大文章,抓紧抓实办好。

8、  参见程龙:《粤港澳大湾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近5年经济总量增长约2.4万亿元——潮涌大湾区 风劲好扬帆(谱写新篇章)》,载《人民日报》2022年5月26日第6版。

9、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http://www.gov.cn/guoqing/2017-11/08/content_5238062.htm。

10、 参见张思平:《“一国两制”与大湾区系列之三:政治两制,经济社会一体,让它无边界可好?》,载深圳创新发展研究院网站:              http://cxsz.org/index.php/About/dynamic_detail/id/70.html。 

11、  蒋永清:《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网站:    http://www.npc.gov.cn/npc/c30834/201912/aabf00f2a2974724a589fc19a97ad3e5.shtml。 

12、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http://www.gov.cn/zhuanti/2017-10/27/content_5234876.htm。 

13、参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第7页以及德勤:《新发展格局下的大湾区——“十四五”时期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重点》,第5页。

14、黎沛文,庄鸿山:《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香港青年的公民身份建构与国家认同问题研究》,载《青年发展论坛》2019年第1期,第20页。

15、参见陈晓运,郭小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政治逻辑》,载《学术论坛》2020年第1期,第93-94页。

16、田飞龙:《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与新时代改革的制度探索》,载《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0年第2期,第5页。

17、参见戴春晨,易德发:《粤港澳大湾区:扩大对外开放的“试验田”》,载《21世纪经济报道》2017年3月17日,第4版。

18、参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http://www.gov.cn/zhengce/2019-08/18/content_5422183.htm。 

19、  参见《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http://www.gov.cn/zhengce/2022-04/10/content_5684385.htm。 

20、  刘彦平主编:《四大湾区影响力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第1版,第427页。

21、  参见庄吟茜:《香港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异化现象分析》,载《新视野》2015年第2期。

22、  参见安宁,马凌,朱竑:《政治地理视野下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思考》,载《地理科学进展》2018年第12期,第1637-163

23、参见赵凤莲,林滨:《当代澳门居民国家认同的实质、生成与建构理路》,载《前沿》2021年第4期。

24、  参见高杨:《除恶务尽,让“台独”在港无处遁形》,载《人民政协报》2021年9月25日,第5版。并参见《“港独”的阴影徘徊在香港上空》,载凤凰网:https://news.ifeng.com/hongkong/special/qdgd/chapter5.shtml。 

25、  参见《“印太经济框架”:美国对华竞争的新工具》,载欧亚系统科学研究会网站:https://www.essra.org.cn/view-1000-3840.aspx。 

26、  参见《有关印太经济繁荣框架的声明》,载美国驻华大使馆和领事馆网站:https://china.usembassy-china.org.cn/zh/statement-on-indo-pacific-economic-framework-for-prosperity/。 

27、  参见《美国“印太经济框架”是什么货色?(热点对话)》,载人民网: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2/0319/c1002-32378824.html。 

28、  参见《王毅:美国“印太战略”必然是一个失败的战略》,载人民网: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2/0523/c1002-32427280.html。 

29、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第7页。

30、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载新华社网站:http://news.cnr.cn/native/gd/20171027/t20171027_524003098.shtml。 

31、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第6页。

32、  参见庄吟茜:《香港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异化现象分析》,载《新视野》2015年第2期,第50页。

33、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载新华社网站:http://news.cnr.cn/native/gd/20171027/t20171027_524003098.shtml。 

34、  庄吟茜:《香港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异化现象分析》,载《新视野》2015年第2期,第50页。

35、 黎沛文,庄鸿山:《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香港青年的公民身份建构与国家认同问题研究》,载《青年发展论坛》2019年第1期,第19页。

36、  参见赵明昊:《美新版“印太战略”怎么看?》,载半月谈网:http://www.banyuetan.org/gj/detail/20220316/1000200033136201647400566007614331_1.html  ,并参见《美国“印太经济框架”是什么货色?

37、(热点对话)》,载人民网: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2/0319/c1002-32378824.html 

38、  参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第9页。








a17afe8862a843ca822e5e171c31eae8_tplv-obj.jpg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重庆西促文化交流中心    渝ICP备13007947号-2
联系地址:重庆2488号信箱
联系方式:hexiexibu16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