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查看

中华文明与中国新工业革命



QQ图片20231017212714.png


黄玉生



摘 要:中华古代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一颗永远闪亮的辉煌璀璨的明珠。西方经历“黑暗的中世纪”到近代的崛起而催生出资本主义近代文明并通过1-3次工业革命成为全球老、新殖民主义霸主。美国至今仍在全球推行霸权主义和战争,但已日渐衰微。中国和世界发展中国家也经历“黑暗的近代”到现代的崛起。自21世纪初以来,美国西方国家科技、经济各项重要指标占世界比重纷纷下降呈现萎缩、衰落趋势,而中国和发展中国家均普遍上升,展示欣欣向荣不断崛起之势,其中东方的中国呈现更快更强崛起,同时催生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而走在引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路上。现如今中国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是新中国第二次生产力大解放,中国新工业革命已进入生产力发展“起飞”阶段,距完全“自驱动发展的起飞”仅一步之遥。未来十年是关键。


一、中华文明历史的辉煌:

公元前3500年前,诞生于黄河流域的中华文明与苏美尔所在的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印度河流域的古印度文明等一起构成欧亚大陆上人类最古老四大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由于地处亚、欧、非交界枢纽位置,经历印欧人、闪米特人不断争夺及随后赫梯人、亚述人、波斯人、马其顿人、罗马人、阿拉伯人、蒙古人、突厥人和西方人等长达数千年持续不断入侵占领直至近代,而早已湮没于外族入侵历史中。古埃及文明也于公元前525年被波斯人征服而消亡。古印度河文明被颠覆认为是公元前1500年雅利安人由中亚入侵所致。只有中华文明,地处欧亚大陆东端较封闭环境,较少的外族(蛮族)入侵。中华文明历史虽经改朝换代,也曾经历外族入侵、抢掠、骚扰但被阻于长城,或被驱赶至遥远的漠北(外蒙)或迫使其向西迁徒到欧洲平原,有的虽建立政权(如蒙古人元朝、女真人清朝等),但都被中华文明所同化,从未遭受毁灭或被彻底改造,而一直连续传承至今。所以,中国人民能为拥有世界上唯一一个最古老且又连续不断的文明而自豪。


中华民族上古文明向古典文明转变的东周(春秋战国)时期,虽然政治不稳定,但文化大发展,产生了各种学术思想和学科流派。他们对宇宙、社会万事万物进行各种诠释、著书立说、或提出政治主张、或广收门徒讲学布道、或相互辩论阐述各自思想学说,出现了生气勃勃、充满争相创新创造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思想大解放、文化大繁荣景象,涌现出众多伟大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文学家...“诸子百家”,创作出大量博大精深、众彩纷呈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文学诗歌等不朽名著,如:儒家的孔子(孔丘)《论语》、孟子(孟轲)《孟子》和荀子(荀况)《荀子》、道家的老子(李耳)《道德经》和庄子(庄周)《庄子》、墨家墨子(墨翟)《墨经》、法家韩非《韩非子》、兵家孙子(孙武)《孙子兵法》、诗人屈原(屈平)《楚辞》...,作为中国封建文化经典的“四书、五经”也主要出自此一时期。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期。据《汉书· 艺文志》载,“诸子百家”数得上名字的共189家、4324篇著作。《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载“诸子百家”实有上千家,但流传较广、影响较大、较为著名的只有10家发展成学派。西汉刘歆在《七略·诸子略》中将小说家去掉,称“九流”,即俗称的“十家九流”。中国古典文明时期的文化思想学术成就,与希腊古典文明时期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思想家、哲学家及其名著和印度笈多古典文明时期文化成就《摩柯婆罗多》、《罗摩衍那》两部伟大民族史诗编成定本和天文学家阿耶波多提出地球是球体绕轴自转、太阳年精确天数和数学上提出“0”的理论、作为演算基点的十进制...等科学成就都对世界文明做出不朽的伟大贡献,而中华文明显著有别于西方文明而具有独创性和独特性。


自秦汉古典文明时期起,中华民族达到空前统一:有统一文字,使不同地区虽有各种“方言”但可达到相互沟通思想交流;各朝代有“官修”史书能够使后人了解先朝历史;自隋以后“科举制度”将儒家经典为主要考核内容,促进中华古典文明的传承;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中央统一政权下的统一政治制度、社会制度和统一文化教育制度,使中华民族的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都能够凝聚在统一大中华文明中。中国古代文明不仅对蒙、藏、回和其他各少数民族具有强大凝聚力、对外族入侵的“蛮族”有强大同化力、对中国周边民族国家也有强大向心力,是欧亚大陆东部(东亚)古代文明的核心。

隋唐时期日本多次派遣“遣隋(唐)使”全面学习隋唐,日本孝德天皇于公元646年元旦颁布“大化改新”诏书,按照隋唐中央集权制国家形式进行改革;4世纪后期日本正式传入中国汉字,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出平假名、片假名,从而创造出了日本文字;以唐都长安的建筑模式先后在奈良和京都建造了帝国新都;日本平安时代(公元794-1185年)民间出现了“宋潮”。日本在唐宋“以华为师,和魂汉才”的几百年里,包括典章制度、思想文化和宗教等宏观层面到经济社会、生活方式微观层面,从官方到民间,全民都在“以华为师”。朝鲜半岛在新罗统一时期(公元675-935年),采用中国三国时期传入的儒家思想学说,设立国学、传授儒家经典,实行科举制度,派遣留学生赴唐学习,用汉字为朝鲜音符方法称“吏读”...中国周边国家,除东亚日、韩、琉球外,东南亚、中亚和西亚(西域)各国也都深受中华文明影响...这除了中华封建帝国强大政治影响力之外,也与中华文明所具有的强大凝聚力、同化力、向心力分不开。


中华文明强大凝聚力、同化力和向心力,是使中华民族成为世界上一个伟大民族。这是其他民族国家所缺乏的一个显著特征。近代亚洲中东奥斯曼帝国、南亚印度莫卧儿帝国,虽是大国,但都缺乏民族凝聚力,前者民众信仰的是宗教,奥斯曼帝国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民族,也就没有一个统一的民族文明意识;后者民众尊从的是种姓制度而非国家政府,100多个民族、700多种方言,缺乏统一的语言和思想文化,各种宗教、种姓、地区、民族间相互矛盾斗争,从而被西方列强利用“各个击破”轻而易举地控制成为殖民地。而中国则不同,即使晚清政治腐败、军力懦弱,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面前不堪一击而惨败,也不可能将中国完全控制成为殖民地。中国人民强大的民族意识和中华文明精神,如义和团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所显示的人民武装反抗外国侵略者的强大力量,使他们望而却步,只能通过清廷间接控制成为半殖民地。


科技是文明重要组成部分,中华科技文明也随着中华文明一起成为人类文明史上一颗永远闪亮的辉煌璀璨的明珠。

与西罗马帝国灭亡后陷入千年“黑暗的中世纪”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东汉之后虽也历经300多年分裂战乱的“黑暗”年代,但到了6世纪隋朝又将中国重新统一,到l6世纪近千年的中世纪(中古)文明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空前稳定,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人民最富饶、经济、科技、文化最先进的国家。中国科技在古典文明、中世纪(中古)文明时期始终居世界前列(尤其是宋代)。有大量新技术、新发明、新发现由中国传入西方。中国的四大发明在世界历史上具有广泛而深远影响。这些发明由中国传到中东,再传入欧洲。其他中国发明传入西方、具有深远影响的有船尾舵、马蹬和胸戴挽具...等等(见表1)。但是与西方有所不同的是,传入西方的中国技术成就多于科学理论成就。即使如此,中国人民还是成功地在希腊人之前,做出了许多科技发现,成功地走在那些创造出著名“希腊奇迹”的传奇式人物的前面,和拥有古代西方世界全部文化财富的阿拉伯人并驾齐驱,并在1到13世纪之间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特别是在15世纪之前(宋代)更是如此⑸⑹。李约瑟博士根据中国技术传入西方的时间而计算出的西方落后于中国的大致时间(以世纪为单位计):


QQ图片20231018225911.png


只是到了中世纪后期,西方科技开始超过东方,1601年意大利耶稣会士利玛窦到北京,帮朝廷改革历法,与徐光启翻译数学、天文学、水力学...等著作,希腊、欧洲的文艺复兴科学传到中国。

中华古典文明和古代科技文明对世界文明做出的不朽贡献和曾经的灿烂辉煌值得中国人民永远骄傲。从而,进入现代的中国人民在历经“黑暗的近代”后,就有了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愿景。


二、西方从“黑暗的中世纪”到近代的崛起


与欧亚大陆东端的中国汉代几乎同时建立的、领土范围几乎相当的欧亚大陆西端的罗马帝国,于5世纪在日耳曼蛮族长期大规模入侵下灭亡,而进入“黑暗的中世纪”。“黑暗”主要表现在长期的分裂与战乱,以及经济、科技、社会长期停滞、衰退。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又苟延残喘了1000年,于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帝国攻陷而灭亡。

14-17世纪“文艺复兴”是欧洲中世纪后期向近代早期过渡的第一次思想大解放。意大利佛罗伦萨“大教堂”(“圣母百花大教堂”)成为欧洲人第一个经历“黑暗的中世纪”后“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文明的象征⑺。17-18世纪“启蒙运动”是欧洲近代早期继文艺复兴之后又一场知识、文化运动,是欧洲人的第二次思想大解放。

正是西罗马帝国古典文明的彻底毁灭,没有了历史文明传统思想束缚,在旧文明的废墟中,发展起新的技术、新的制度、新的观念,从而产生出一种更能适应变化中的世界需求的新的文明。


15世纪末新航路开辟并由此开始的西方海外扩张,以哥白尼、牛顿为代表的科学革命、16世纪西方资本主义诞生和17世纪英国政治革命、经济革命而崛起为生气勃勃的资本主义近代文明。经过18世纪后期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英国和19世纪后期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美国,以及经过上世纪4-50年代第三次工业革命而继续强大起来的美国成为老、新殖民主义霸主,又在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后成为一强独霸的霸权主义霸主。

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海洋探险是在比西方15世纪晚期海洋探险早几十年的明朝郑和七下西洋(1405-1433年):曾远航至非洲东部、红海等地,所到之处,与当地国家政府建立友好关系、宣扬明朝国威、伸张正义,是一支正义之师、友好之师、和平之师,并不谋求海外扩张和占领殖民地。这是中华文明所秉持的仁义礼智信...精神使然。

那么,同样的海洋探险,为什么西方的海洋探险却到处侵占殖民地、抢掠金银财宝、屠杀土著人?又为什么会在经过1-3次“工业革命”强盛后表现出来殖民扩张的“侵略、掠夺、好战”的“海盗精神”本性?这只要看看他们历史上所经历的“海盗”传统就可以理解了。


以第一个殖民主义霸主英国为例:公元5世纪初,在西罗马帝国式微,罗马军团开始撤出不列颠,原欧洲北部日耳曼部族的盎格鲁-撒克逊部落从北海沿岸入侵到不列颠东南部,建立了许多小王国,持续约150年。原北欧“维京海盗”从8世纪末开始入侵英格兰和爱尔兰,9世纪晚期在伦敦西北部“丹法区”定居下来而成为不列颠民族组成部分。公元1066年,原为北欧海盗的诺曼底人在法国建立的诺曼底公国的威廉公爵跨海进军英格兰打败英军,致哈罗德二世国王战死并入主英国(史称“诺曼征服”),标志英国“诺曼王朝”(1066-1154年)的开始⑼。

15世纪随着封建社会瓦解和中世纪结束,英国迎来了近代早期。从亨利七世1485年加冕为英国都铎王朝第一任国王起,就开始了海外扩张历史。他颁发特许状给英国海盗并大力支持他们海外殖民、掠夺,将所发现的西印度群岛岛陆代表政府占据为殖民地,抢掠土著人金银财宝、盗挖金银矿...到1558年伊丽莎白一世即位时,这位执政近半个世纪为英国近代早期从“黑暗”走向崛起奠定强盛基础的一代女王,采取重商主义和重用海盗的海外扩张战略。女王下令在全国各地发掘有能力的海盗并组建海盗船队,在远洋异地抢占殖民地和劫掠西班牙、葡萄牙船只,所抢掠财宝带回英国转卖为现金。

从1571年起,海盗头子弗朗西斯•德雷克船队就开始对西印度群岛和中南美洲的西班牙殖民地进行入侵、掠夺,成为伊丽莎白女王最为钟爱的“提款机”⑼。1588年,德雷克被伊丽莎白女王任命为海军中将,率领其海盗船队打败了西班牙“无敌舰队”,致使西班牙从此退出海上霸主地位。1600年伊丽莎白女王授权建立的英国东印度公司,入侵并最终占领印度成为英国殖民地。在19世纪中叶之前东印度公司代表英政府统治印度期间,极尽搜刮、掠夺、榨取民脂民膏之能事,给印度人民造成深重灾难⑶。具有悠久“海盗”历史传统的大英帝国通过18-19世纪“工业革命”而强盛,从而成为全球殖民主义霸主的“日不落”帝国。


17世纪早期由英国清教徒最早移民到北美而到18世纪晚期建立的美利坚合众国至今只有短短两百多年历史,其主要民族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不列颠的历史。所以,英国经历过的“海盗”历史传承也同样是美国的历史渊源。这样,美国通过第 2-3次工业革命成为“新殖民主义霸主”和“霸权主义”所表现出来的侵略、掠夺和好战本性也就不难理解了。

2023年7月1日,荷兰国王威廉-亚历山大在阿姆斯特丹出席废除奴隶制纪念活动时,就荷兰的殖民历史和奴隶贸易及其至今造成的影响正式道歉。然而,除了荷兰之外,未见其他近代时期的列强国家元首对殖民历史做出公开道歉的,特别是迄今未见作为前殖民主义霸主的英、美国家元首对自己殖民扩张历史、屠杀土著人、虐待黑奴...等认真反省、公开道歉,而且继续奉行殖民主义霸道、霸权、霸凌和挑动战争战略。


三、中国从“黑暗的近代”到现代的崛起


如同西方从“黑暗的中世纪”到近代的崛起一样,东方的中国和世界发展中国家也经历从“黑暗的近代”到现代的崛起;

1、中国从“黑暗的近代”到现代的崛起:

(1)新中国新起点:

如同西方在连年遭受外族(蛮族)入侵下而进入“黑暗的中世纪”,又在“黑暗”中向近代的崛起一样,在西方帝国主义全球扩张与殖民主义侵略下,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州(除日本外)、非洲、拉丁美洲民族国家被霸占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传统社会文明遭受全面破坏。东方的中国在近代西方全球扩张与坚船利炮的殖民主义侵略之下,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遭受到毁灭性冲击,中华文明遭受到严重破坏。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起,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饱受列强欺凌、四分五裂、战乱频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难,同世界上同样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国家民族一样进入了“黑暗的近代”。


然而,这也就为在“黑暗”中的崛起创造出新的开端----一个新的更先进的现代社会文明的出现,扫清了道路。

在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浪潮中,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经过28年艰苦卓绝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随着旧中国“三座大山”的推倒、旧政治势力被铲除,旧社会经济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在原有贫穷落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就像毛泽东所说的:中国“一穷二白,就像一张白纸,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这有利于在没有落后的旧制度、旧文化、旧思想包袱的基础上,通过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可以描绘出最新最美的中华新文明图景,创建起崭新的积极的先进的不断进取的社会主义新文明。


新中国的建立,长期被压在“三座大山”之下的广大工农群众翻身得解放,大大解放了生产力。这是新中国第一次生产力大解放,从而形成了席卷全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热潮。“百废待兴”,1956年党的八大通过的党章中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并提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欣欣向荣。

但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上,中国共产党没有先期经验,就向“苏联老大哥”学习,斯大林的五年计划和计划经济体制就这样被搬到了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实行没有私有制经济的单一公有制(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

(2)改革开放,历史大跃进: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一切工作都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中国历史大跃进。

“改革开放”即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在对内改革上,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改革和所有制经济改革。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搞个体户、私营企业被视为“走资本主义道路”,就连农民为了“养家糊口”而种点“自留地”都被视为“资本主义尾巴”。那时,“走资本主义道路”,就要被“全党共诛之,全国共讨之”,其压力之大,可想而知。邓小平以大无畏的共产党人气魄和伟大胸怀,敢于顶住党内教条主义和传统舆论的巨大压力,不怕被“扣帽子”、“抓辫子”。经过“姓“资”、姓“社”的辩论,统一了认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之间并不存在“姓社”与“姓资”问题,市场经济也能为社会主义服务。经过试点试验,确定了发展市场经济和私有制经济具有长远意义的决定。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现阶段还是发展中国家,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仅不能“消灭私有制”,而且还要支持、发展私有制经济。联想到苏联十月革命胜利并打败内外反动派进攻后,列宁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上说道:“我们在夺取政权后便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现成方法。...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处理过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根据实验做出判断。”1921年列宁“根据实验做出判断”,采取了“新经济政策”----容许市场经济的存在,并取得积极效果。在1925年列宁逝世前不久,他似乎已经认定继续实行“新经济政策”是为社会主义指出的最佳之路③。这与邓小平的经济改革何其相似乃尔。


人民群众中隐藏着巨大的生产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这些隐藏着的生产力被限制和被禁锢住了。改革开放以后,个体户、私营企业快速发展起来,人民群众中隐藏着的巨大生产劳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改革开放使个体经济和民营经济从被禁锢到被解放,就是解放了生产力。可以说,这是新中国的第二次生产力大解放。

联想到苏联就没有这么幸运: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戈尔巴乔夫上台后,也想经济改革,但是改革不下去,“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计划经济弊病已经病入膏肓,改不动了。后来进行政治改革,但是很不应该,向西方势力妥协退让,在西方意识形态进攻面前举手投降,共产党自动交出政权,最终红旗落地、苏联解体,从此退出历史舞台...这是苏联共产党的历史悲剧。


(3)新时代,历史新篇章:

改革开放以来,私营企业即民营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自21世纪10年代至20年代,民营企业已从占内资企业约两成迅速发展达一半以上,而外资企业和港澳台资企业之和占比下降到只约一成,也就是说,民营企业已占中国工业企业主体部分。在国家有关扶持政策措施有力支持帮助下,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各类内资企业和各类港澳台资企业和外资企业等各行各业都得到大踏步发展,尤其是民营企业更是有了迅猛发展(表2):

中共十八大召开后,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生产力进一步解放。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从财政税收、投资融资,减税降费、研发投入扣税...等等鼓励支持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各类内资企业、中小微企业、外资企业、港澳台资企业等各类企业的发展,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规模以上内资工业企业中私营工业企业单位数(个)从2013年21万个、占企业总数56%,到2021年单位数增加到32.6万个、占比提高到74%。其研发投入与研发产出情况如下表:


QQ图片20231018230029.png


从上表(表2)可以看出:

①民营企业已发展成为中国内资企业主要部分,也就是中国工业企业的主体部分。据报道,截止2023年5月,已登记注册的民营企业达到5000多万户。

②民营企业是“就业”的最大吸收者: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表明,从本世纪初以来,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城镇就业人员呈逐渐下降趋势,其余各类企业均呈增长趋势,而个体户和私营企业的就业人员的快速增长达到总量一半以上,是各类企业中增长最快最大的企业。农村就业人员也一样:乡村个体户和私营企业就业人员从2013年的0.7亿人发展至2019年1.4亿人,6年间增长了一倍,在城乡人口就业问题上发挥巨大作用。

③民营企业为国家税收作出重要贡献:从上表可以看出:外资企业和港澳台资企业在中国持续发展,但是,相比民营企业的大发展,前者发展速度不如后者,因此,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中国内资企业的体量和发展速度都要大于外资企业和港澳台资企业,故后者在中国企业总量的占比是下降的。因此,在中国财政税收贡献上,占大头的内资企业中的民营企业在各类企业中贡献最大。

④民营企业是解决脱贫问题重要力量、扶贫脱贫重要贡献者;他们积极参加贫困地区投资建设、吸收贫困人口就业,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在解决人口就业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

⑤民营企业成为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一支生力军;是科技创新、R&D研发及其产业变革的生力军,是各类企业中产业变革与创新的最大参与者、企业研发投入(人力、资金)最多者、获得有效专利最多者、新产品研发项目及其资金投入最多者、新产品销售收入和新产品出口销售收入最多者。绝大多数民营企业家都是爱国企业家。许多民营企业在通信、计算机等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如华为5G、抖音(TikTok)...,百度Baidu--中国最大的搜索引擎之一,也是国内最著名的人工智能公司之一,阿里巴巴(Alibaba)--一家综合性电子商务公司,也是中国最大的电商公司之一,腾讯(Tencent)--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之一,商汤科技(SenseTime)--中国领先的人工智能公司之一,云从科技(CloudWalk)是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的企业,专注于计算机视觉和人脸识别技术,还有中科视拓、大疆创新、小i机器人等等...很多很多这样的优秀的人工智能企业和创业公司企业。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在AI领域的发展速度非常快。

尽管美欧也在积极推动AI技术的发展,但中国政府和企业在这一领域的投资和支持程度更高,并且拥有更多的人才和资源。因此,中国在AI领域的发展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并有望在未来几年继续保持世界一流或领先地位。中国民营企业敢于并善于与世界上霸权国家竞争、斗争,为国家和民族取得利益、争得荣誉。民营企业所得利润收益,并不像某些贪官将贪污受贿乃至于强取豪夺所得人民血汗钱存入国外以供个人享乐,而是转入再投入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扩大再生产,更上一层楼,争取更大成绩。


但是,当前民营企业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问题,某些旧思想认识上的偏见和某些金融、行政、司法等不公对待仍存在...近年来受到疫情影响...等缘故,不少民营企业业务量显著下降,造成裁员、停业、破产、倒闭...等现象,连带造成失业人口增加,也影响到社会安定、稳定...值得引起关注。


应纠正对民营经济的偏见,应给予公平对待。

在2019年中央和国务院发布“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之后,2023年中央和国务院又发布了“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意见”指出:“民营经济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提出具体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的落实贯彻执行,将大大提高民营经济发展空间、排除面临的许多人为障碍。当前个体户、民营企业在发展中有起有伏,有开业的也有关门倒闭的,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在党和政府方针政策指引下,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民营”之火必将燃遍神州大地并将越烧越旺。 

   

习近平主席说:“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这表明党和政府对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高度信任,并寄予厚望。这也给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以极大鼓舞和信心,并将激励他们尽更大力量、做出更大成绩。民营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组成部分,私营企业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政府管理下、有社会主义制度保证的正当经济实体,不是“走资本主义道路”。改革开放以前的“计划经济”的死胡同,不能再走了。“忘记了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中国“计划经济”之路走到了上世纪70年代中期国民经济几乎崩溃的边缘,以及“苏联解体”的历史教训不可忘记、不能再重蹈覆辙。


应给与民营企业与其他各类内资企业一样的公平对待,享受一样的权利和义务。包括银行贷款、各种税赋的平等对待和司法公正...而不应歧视性看待。

工业革命之所以能不断驱动生产力发展的机制...可表示为:“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加新技术及其产业变革与制度创新”⑵。中国改革开放,使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的一个伟大制度创新。发展民营经济是新中国第二次生产力大解放。这两个因素加起来使得“非赢即亡”的市场经济自由竞争得以实行。企业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取赢而生”就必须采用最新最好的“新技术”。这就倒逼技术不断创新,从而推动科技革命进而推动产业变革。这就是中国新工业革命得以发生、发展的除了“技术创新”之外的另一主要动力机制。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已经并将继续对中国新工业革命发生、发展产生积极强大的促进作用。


四、美国西方国家“现代衰落”与中国和发展中国家“现代崛起”

自上世纪晚期以来,美国西方国家(以下简称“美西方”)科技、经济各项重要指标“占世界总量百分比”(以下简称“占比”)纷纷下降与中国和发展中国家(以下暂简称“中发中”)纷纷上升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总趋势。“占比”下降表示在世界大盘中份额的缩小,说明其发展速度慢于世界总体发展速度,说明其实力在下降,也反映其科技竞争力、经济发展动力的减蹜,也就是“衰落”的象征。相反,“占比”的上升反映其科技竞争力、经济发展动力的增扩,也就是“崛起”的象征。

据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WDI)”数据库数据分析研究可以得出:在GDP、R&D研发投入产出(R&D研发人员与R&D研发支出、发表科技期刊论文与发明专利申请数...等)、三大产业增加值和支出法“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等科技、经济各项重要指标“占比”:美西方绝大多数呈现下降总趋势,中发中大多数呈现上升总趋势,而正在发生新工业革命的中国则呈现上升速度特别快和上升幅度特别高的现象。如果升降变化只是几年或短期偶发事件,则意义并不太大,但如果是几十年下来长期持续升或降,那就是“国运”兴衰的征兆。


以各国GDP(按购买者价格计,现价美元)“占比”变化显示的升、降为例,(1)美西方开始出现下降的年代和国家分别为:1960年--美、英、新西兰...1970年--瑞典、加...1980年--德、法、荷、比、挪、丹、希、欧盟...1990年--意、西、奥、芬、瑞士、高收入、经合组织...2000年--日...;(2)中发中开始出现上升的年代和国家分别为:1960年--土耳其、巴西、泰...1970年--印尼、马来西亚、沙特...1990年--中国、中等收入、高中收入、低和中等收入、埃及、孟、菲、越、智、秘、伊拉克、阿联酋、哥伦比亚、巴基斯坦、拉美(不含高收入)...2000年--撒哈拉以南非洲、俄、尼日利亚、哈萨克斯坦、低中收入...等等。而作为前殖民地、独立后进入发达国家的韩国、新加坡则是从1960年代起就已经开始上升了。(3)中国“占比”上升速度最快、上升幅度最大最高。但在某些发展中国家,还不同程度存在着美西方经济附庸影响,未能表现出应有的发展,而呈现与美西方相类似的衰退。所以,摆脱西方经济附庸状况、走上独立自主的经济发展道路仍是这些发展中国家努力方向。


2000年是重要界点:美西方在此之前开始出现“占比”下降,中发中亦在此之前开始出现“占比”上升。这说明自21世纪初以来,美西方及其附庸沿着“占比”下降显示的科技、经济衰落方向与中发中沿着“占比”上升显示的科技、经济崛起的方向分道扬镳了。

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出现的科技、经济快速发展,尤其是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美西方工业经济受挫而增长速度显著放缓乃至于陷入停滞和衰退,而中国却突飞猛进。自2010年代初起,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科技成果产出和工业经济重要指标接连超越美西方(表3)并在世界前列水平上飞速发展。这显示中国新工业革命带动生产力发展进入了“起飞”阶段,但距完全“自驱动发展的起飞”还有一步之遥。


QQ图片20231018230051.png


(一)科技投入产出


QQ图片20231018230113.png


*据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WDI)”数据库元数据注释(以下简称“WDI注”):R&D研发人员,是进行研究和改进或开发概念、理论、模型、技术、仪器、操作方法软件的专业人员。研发涵盖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实验开发。数据来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研究所(UIS)。

R&D研发支出,包括四个主要部门的资本和经常支出:商业企业、政府、高等教育和私营非营利组织。研发涵盖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实验开发。国内研发总支出指标包括所有居民公司、研究机构、大学和政府实验室等的研发总支出(流动和资本)。它不包括由国内公司资助但在国外进行的研发支出。数据来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研究所(UIS)。



R&D研发人员(人)(左图)、R&D研发支出/GDP(%)和R&D研发支出(现价美元)(中间两图):自1996年至2020年各国几乎都有不同程度增长(除俄人员下降外),美西方自2008年后增长速度放缓,中、印等发展中国家(含前殖民地国家韩国)增长速度高于美西方,中国有更高增长,2011年进入世界第一。中国R&D研发人员增长到2019年已达到美国的1.3倍。从2000年至2018年各国R&D研究人员和R&D研发支出“占比”(图1右图、表4):绝大多数中发中上升(俄下降可能与受长期“制裁”有关),而中国特别显著上升,美西方绝大多数下降。


R&D研发支出/GDP(%):研发支出(R&D)是努力获得科学和技术竞争优势的关键指标。中国R&D支出/GDP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有快速增长,与美国之间差距也有愈益缩小。但2018年美国总统特朗普批准《印太战略》之后,美国的R&D研发支出急升,中美差距扩大,标志美国对华科技战前期。到2022年美国总统拜登签署《芯片与科学法案》标志对华科技战正式开打,中美研发支出差距也急剧拉大。中国从1996年至2020年R&D研发支出/GDP(%)始终低于世界均值和美西方水平。要全面赶超美西方,尤其是在抵制和反击美国对华科技战,加速提高R&D研发经费投入非常必要。

图1右侧二图“研发支出”数值增长与其“占比”变化相对照:美、日、德、法、英“研发支出”(现价美元)数值明显增长,而“占比”(%)却明显下降,其中美国增长最快、下降也最快。美要保持高R&D研发支出,并在国家负债累累、甚至面临债务违约风险情况下,研发支出都保持上升。这就是美国之所以经济不断增长原因就在于极力维护其科技霸权地位的关键因素所在。然而如“占比”下降显示的“衰落”那样:夕阳西下、“无可奈何花落去”总趋势改变不了。

中、印、中等收入、韩...等“研发支出”数值增长,“占比”也上升,是中国“研发支出”增长最快,“占比”上升也最快。


QQ图片20231018230212.png


上表显示:从2000至2018年,美西方科技投入(R&D研发人员和R&D研发支出)增长倍数(即增长速度)绝大多数都低于“世界”增长倍数,“占比”下降表示负值。中发中大多数增长倍数高于“世界”,“占比”上升表示正值。其中中国研发支出增长倍数最大、占比上升最高。

2、R&D研发产出:技术创新成果(本国居民申请发明专利)和基础性研究的理论创新成果(发表科技期刊论文)以及工业品外观设计申请和商标申请等。


QQ图片20231018230226.png


WDI注:专利申请是通过《专利合作条约》程序或向国家专利局提交的全球专利申请,以获得发明的专有权- - 一种提供新方法或为问题提供新技术解决方案的产品或方法。本发明必须具有实际用途,并显示出其领域现有知识体系中未知的特征。居民专利申请是指第一名申请人或受让人是有关国家或地区居民的专利申请。数据来源: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知识产权组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专利报告:世界专利活动统计》。

科学期刊是一种旨在促进科学进步的期刊出版物,通常通过报道新的研究。大多数期刊都是高度专业化的,尽管一些最古老的期刊,如《自然》杂志,在广泛的科学领域发表文章和科学论文。科学期刊包含经过同行评审的文章。当科学期刊描述实验或计算时,它们必须提供足够的细节,以便独立研究人员可以重复实验或计算以验证结果。每一篇这样的期刊文章都成为永久科学记录的一部分。一些期刊,如《自然》、《科学》、《美利坚合众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和《物理评论快报》,以发表标志着各自领域根本性突破的文章而闻名。数据来源:(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科学与工程指标。⑧



A. 发明专利申请(居民)

以上图2、表4显示:中国居民发明专利申请迅速增长,2011年超越日本,居世界第一,占比从1985年0.6%,增长到2020年58.4%是世界上增长最快、最多的国家。

外籍人员申请发明专利数(非居民),中国从1985年约0.45万件占世界1.7%,增长到2020年15.2万件以上、占世15.7%。虽仍居世界第一的美国之下,但发展速度是世界大国中最快的。这反映美国仍是世界技术市场交易中心,但不是世界技术创新中心。因为只有拥有本国国籍的科技人员的技术创新才是本国拥有的创新能力。

B.发表科技期刊论文数⑾:

图2、表4显示出两个明显的趋势:其一,从1996至2020年:所有国家发表科技文章篇数都有增加,但中发中(含前殖民地国家)的文章增加倍数都显著高于“世界”、美西方;而且,中发中占比都是上升(正值)(除个别如俄文章占比略下降),美西方都是下降(负值)的。其二,在中发中(含前殖民地国家)里,中国以外各国文章占比升高百分点都远低于中国。说明中国文章增长速度远高于其他各国。


从1996年至2020年发表科技期刊论文变化说明,美西方发表文章增长速度明显不如中发中,而且占比下降趋势明显(表4)。这与中发中占比显著上升趋势形成鲜明对照,说明美西方科技创新力衰落了。科技创新力由科技人员的创新精神(或者说创新积极性)和创新能力所决定。美西方曾在近代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中创造了辉煌成就,拥有雄厚基础,创新能力不缺,可能是创新精神或创新积极性变差了。中发中原是遭受西方列强压迫剥削的贫穷落后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科技基础较差、科技创新能力贫乏,在独立后为了要努力改变落后状况、提高科技水平及发展经济而激发出强大科技创新精神力量,使得科技成果迅速增长。


QQ图片20231018230507.png


以上三图表明,各国每研发人员平均经费支出额总体都有不同程度增长,但是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除了美、中有显著增长外,各西方大国总体波状起伏并略有下降,韩国略有上升。中国从1996年至2020年每研发人员平均研发经费支出虽有快速增长,但仍然低于美西方(美德日法韩...)总体水平。

每研发人员(居民)平均申请发明专利数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后,中美以外所有国家都总体下降趋势,美国波状起伏略为上升,只有中国急速上升,从2008至2013年短短5年间超过德、美、日、韩而居世界第一,到2018年达到0.75以上,约为日、韩2倍、美国3.5倍、英国15倍...


中国每R&D研发人员发表科技期刊论文数和发明专利申请数均高于美西方(中国人均论文数近年即将可赶超英国)。这说明中国R&D研发人员使用更少的经费取得更多的成果,显示出中国科技人员具有比美西方更强的艰苦奋斗和科技创新精神。

D.工业品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和商标申请

工业品外观设计申请(居民):中国2002年超过德国为世界第一,从2004年至2020年,中国从10万件飞速增长到75万件以上,“占比”从2004年22%飞速增长到2020年64%以上。直至2020年,全世界除了中国以外,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达到10万件及以上的。

非居民工业品外观设计申请数:从1992年到2020年,中国从0.08万件飞速增长1.8万件,同时美国也分别从0.4万件增长到2.9万件。虽然美国居世界第一,中国第二,但是中国增长速度远高于除美国以外所有其他西方国家。   

商标申请:ⅰ.商标申请(居民):从2004年至2020年中国从58.2万件飞速增长到911.7万件,增长了近16倍。中国是世界上增长速度最快且增长数量最多的,世界排名始终第一。ⅱ.商标申请(非居民):中国从2004年约7万件增长到至2019年25万件,增长了3.6倍,占世界百分比从4.6%增长到10.6%,始终居世界第一,但是到2020年可能受疫情影响略有下降,世界排名降到世界第二。


虽然工业品外观设计申请、商标申请,其创新性不如发明专利申请的创新程度和复杂程度高,但是也是重要的产品市场化、商品化所不可或缺的影响到商品品牌进而影响销售的重要创新性环节。2020年中国工业品外观设计申请量(居民)和商标申请量(居民)“占比”都达到6成多。如此大量的创新成果申请量,说明中国有广大民众支持并参予的群众性、大众化创业、创新活动已然普遍展开并已蔚然成风,尤其是占内资企业主体部分的个体户和私营企业也必然成为此种创新活动的重要或主要部分。这是群众性、大众化的市场所需要,也是中国新工业革命成功的必由之路。

(二)经济总量(GDP)、三大产业和“三驾马车”

1、经济总量(GDP):购买者价格计算的GDP(现价美元)与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GDP(现值国际美元)


QQ图片20231018230619.png  

   QQ图片20231018230705.png   QQ图片20231018230748.png

QQ图片20231018230806.png


WDI注:购买者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是经济中该国所有居民生产者增加的总值加上任何产品税减去产品价值中未包括的任何补贴的总和。它的计算不扣除虚构资产的折旧或自然资源的枯竭和退化。数据以当前美元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美元数字是使用一年官方汇率从本国货币换算而来的。来源:国民账户数据和经合组织国民账户数据文件。

右图: GDP,按购买力平价计(现值国际美元)发展变化图⑩

WDI注:该指标提供以现值国际美元表示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值,按购买力平价(PPP)转换系数换算。购买力平价换算系数是一种空间价格平减指数和货币换算器,它消除了国家之间价格水平差异的影响。数据来源:世界银行国际比较项目 |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数据库 |欧统局-经合组织购买力平价方案。



统计概念和方法:通常,高收入国家的价格水平较高,而低收入国家的价格水平较低(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基于市场汇率的国内生产总值支出部分的跨国比较反映了经济产出(数量)和价格的差异。由于价格水平的差异,高收入国家的规模被夸大,而低收入国家的规模在比较中被压低。基于购买力平价的支出部分的国内生产总值跨国比较仅反映经济产出(数量)的差异,因为购买力平价控制着各国之间的价格水平差异。因此,比较更反映各国的实际规模。


     GDP,按购买者价格计(现价美元)⑾:中国增长速度显著大于美国,并且愈益接近美国,预计将可在未来10年内赶上并超过美国而成为世界上最大经济体。

GDP,按购买力平价计(现值国际美元)⑾:中国拥有比其他所有国家更高的速度增长,且已在2017年就超过美国达到世界第一、成为世界上最大经济体,高于美国的差距仍在继续扩大中。据“WDI注”(上述右图),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GDP,是“比较更反映各国的实际规模”。

从上图表可以看出:从2000年到2022年GDP(购买力平价法)与GDP(购买者价格计算)两种方法计算的GDP都显示出,美西方(美、日、德...等国)GDP数值升高,占比下降;中发中GDP数值升高,占比上升。因前者GDP升高的速度低于世界总体速度故“占比”下降,后者GDP升高的速度高于世界速度故“占比”上升。

2、三大产业:


QQ图片20231018230830.png


*WDI注:“农业、林业和渔业”对应于国际标准行业分类第1-3项,包括林业、狩猎和渔业,以及农作物种植和畜牧生产。数据以当前美元为单位。来源:世界银行国民账户数据和经合组织国民账户数据文件。工业(包括建筑)对应于国际标准行业分类05-43分部,包括制造业(国际标准行业分类第10-33分部)。它包括采矿、制造业(也作为一个单独的子组报告)、建筑、电力、水和天然气的附加值。数据来源:世界银行国民账户数据和经合组织国民账户数据文件。服务业对应于国际标准行业分类第50-99项。它们包括批发和零售贸易(包括酒店和餐馆)、运输以及政府、金融、专业和个人服务(如教育、医疗保健和房地产服务)的附加值。还包括估算的银行服务费和进口关税。数据来源:世界银行国民账户数据和经合组织国民账户数据文件。



第一产业:农业、林业和渔业,增加值

中国第一产业农林渔业增加值从2000年到2021年增长了7倍多,占世界的份额从16%增长到31.1%。这是世界上增长速度最快、占份额最大的(见图4)。

中国农林渔业增加值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就一直居世界第一,1993年之前,中国与印度几乎一样,相差无几。自1993年到2022年,中国第一产业增加值从0.09万亿美元提高到1.3万亿美元,19年提高了6.5倍,是世界大国中增长最快、产出最高的,遥遥领先于其他各国(见图5、表 5)。

第二产业:工业(包括建筑业)增加值

从1997年至2021年,美西方工业(包括建筑业)增加值不同程度有所增长或略有下降,但是其占比(%)均下降。中发中的印度和俄罗斯增加值分别提高7和4倍,占比提高了2.4和1.4倍;而中国增加值提高15倍,占比(%)提高5倍以上。2021年中国工业(含建筑业)增加值(6.99万亿美元)约占世界总量(26.6万亿美元)的26%,约为美国的1.7倍、日本的5倍、德国的6倍,是世界第一工业大国,不仅规模世界最大,且增长速度世界最快且还继续增长中。


QQ图片20231018231044.png


WDI注:工业(包括建筑)对应于国际标准行业分类05-43分部,包括制造业(国际标准行业分类第10-33分部)。它包括采矿、制造业、建筑、电力、水和天然气的附加值。数据来源:世界银行国民账户数据和经合组织国民账户数据文件。


QQ图片20231018231100.png


中国从1998年世界第四到2007年超德、日达到世界第二,相隔9年,而德国从1860年的世界第四到1900年超法、英达到世界第二,相隔约40年;中国从2001年世界第三到2011年超日、美而达到世界第一相隔10年,而美国从1860年的世界第三,到1880年超法、英达到世界第一,相隔约20年。中国赶超速度远高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领头羊美、德。

制造业增加值:

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70%左右,所以中国是世界第一工业大国,也是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中国制造业增加值从2004年的0.63万亿美元增长到2021年4.87万亿美元(为原世界第一美国的近2倍),17年增长了近8倍。

各国制造业增加值“占比”:中国从2004年的8.7%,增长到2021年的30%以上,17年提高了近22个百分点(见表8),而美西方(美、日、德等)占比均持续下降(见表8)。


QQ图片20231018231147.png


* WDI注:制造业是指属于国际标准行业分类第15-37项的行业。增加值是一个部门将所有产出相加并减去中间投入后的净产出。它的计算不扣除虚构资产的折旧或自然资源的枯竭和退化。增加值的来源由国际标准行业分类(国际标准行业分类)修订版3确定。数据来源:世界银行国民账户数据和经合组织国民账户数据文件。


QQ图片20231018231202.png


WDI注:中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制造业总增加值的比重。该指标计算为中高技术产业经济活动增加值与制造业增加值之和的份额。数据来源: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工发组织),有竞争力的工业业绩数据库



说明:工业发展一般需要从以资源为基础的低技术活动向中高技术产业活动的结构过渡。高度复杂的现代化生产结构为技能发展和技术创新提供了更好的机会。MHT(中高技术)活动也是制造业的高附加值产业,具有较高的技术强度和劳动生产率。MHT(中高技术)行业份额的增加也反映了创新的增强。


QQ图片20231018231252.png


制造业出口占商品出口百分比(%):中国从1993年起,制造业出口占商品出口百分比就已达到80%以上, 2002年起达到90%以上,所以中国不仅是世界第一工业制造业大国,也是世界第一工业制造业出口大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是依靠庞大的市场优势、劳动力优势、原材料、土地和能源优势、改革开放的优惠政策优势等,吸引国外制造业企业投资建厂,实现了全球制造业产业链的中低端制造的转移,制造企业主要从事面向我国市场的产品制造和面向全球市场的“三来一补”等产品制造。第二是靠产业链集群优势、物流供应链优势、生产技术优势、产业工人优势、产业配套环境和政策优势等,发挥中国制造生产效率高和生产成本低的双重优势,实现了全球制造业产业链整体在中国的形成,企业的产品制造既面向国内市场也面向国外市场,2022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27.7%。在世界500种主要工业品中,我国有超过四成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位。65家制造业企业入围2022年世界500强企业榜单,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7万多家。按照国民经济统计分类,我国制造业有31个大类179个中类609个小类,是全球产业门类最齐全、产业体系最完整的制造业。


传统产业竞争力提升和新兴产业的加快崛起共同支撑制造业规模不断扩张,始终保持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地位。

但是,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够强”主要是产能和产量大,在产品研发设计、高端生产装备、先进工艺设计、先进基础材料、高端品牌等方面与美国、德国等相比,还存在某些差距。

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约在70%上下(68.2-70.9%),稍高于美国(约60%上下),与日本、德国相当(均在70%上下)。但是,中国工业增加值、制造业增加值、中高端技术制造业增加值产量飞速发展,是远远高于其他国家的世界第一制造大国。

中高端技术制造业增加值:

中国中高端技术制造业增加值从2004年世界第四,到2011年先后超过德、日、美达到世界第一,到2020年为美国1.6倍、日本3倍、德国3.6倍。这种高速度是世界上任何国家所没有的。


QQ图片20231018231305.png


自21世纪10年代以来,中国内资企业占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份额已达绝大部分,港澳台资企业和外资企业约各占一成以下(见表---),说明工业制造业产业创新动力主要来源于国内的自主创新,与改革开放初期主要依靠引进外资的情况已经完全不同了。

全球制造业迎来了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发展方向的深刻变革,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为基本特征的智能制造,已成为这次新工业革命的核心驱动力。中国正处于从“制造大国”,创新升级为“智造强国”的重要历史关头,总体水平已进入世界第一梯队,但是与美国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在创新性领军人才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


第三产业:服务业

服务业发展有力推进居民消费的增长。反过来,消费的增长为服务业提供有力支撑。中国服务业增加值从2008至2013年5年间超越英、法、德、日,而居世界第二并继续飞快增长,但几乎保持低于美国约8万亿美元的差距平行增长,其余西方主要国家都极滞缓或无增长。

从1998年到2021年服务业占比:美西方的美、日、德、英、法等均显著下降,而中发中的中、印等显著上升。但中国增长25倍及占比上升8倍,分别是印度的9倍与3倍。

美国服务业远远高于一、二产业的高增长并不可取,但也反映中国服务业仍具有巨大发展空间。由于当代电子信息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的产业数字化的加速推进,将节省下来的劳动力势必逐渐增多,给劳动力就业问题造成一定压力。发展服务业,是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的重要出路,而且中国政府对个体工商业、私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一系列支持帮助的政策举措,大大有利于服务业的发展,也是解决人口就业问题的一大选项。


3、三驾马车:

支出法“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即资本形成总额、最终消费支出、商品和服务净出口


QQ图片20231018231318.png


WDI注:“资本形成总额”(以前称为国内投资总额)包括增加经济固定资产的支出加上库存水平的净变化。数据来源:世界银行国民账户数据和经合组织国民账户数据文件。最终消费支出(原总消费)是家庭最终消费支出(私人消费)和一般政府最终消费支出(一般政府消费)的总和。数据来源:世界银行国民账户数据和经合组织国民账户数据文件。货物和服务的出口代表向世界其他地区提供的所有货物和其他市场服务的价值。数据来源:世界银行国民账户数据和经合组织国民账户数据文件。



(1)投资:资本形成总额:中国自1990年的第六名,到本世纪初2007年超过日本进入世界第二,2010年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从1990年到2021年,美西方“占比”均明显下降,中发中印度略有上升,中国大幅上升(从2.1%提高到29.3%)。

(2)消费:最终消费支出:中国自2008至2013年5年间超越法、英、德、日,而居世界第二。美中两国最终消费支出与服务业增加值发展变化趋势都非常相似,几乎都呈平行增长。从占比来看,中国的“消费”占比从2000年3%到2021年13.9%,但低于美国为世界第二。

(3)出口: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三驾马车中的“出口”是指“净出口”,即货物和服务出口减去货物和服务进口之差。中国虽然是世界上最大的货物(商品)和服务出口国,但是由于同时的货物(商品)和服务进口也很大,而且进口数额不稳定,所以,货物(商品)和服务净出口额也有相当的不稳定性。但总体上中国以顺差为主,从本世纪以来呈波状起伏的顺差快速增长,居世界第一顺差大国。2021年:中国达到顺差最高的0.46万亿美元,为世界第二德国的2倍。货物(商品)和服务净出口逆差最大国是美国,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呈波状起伏、总体持续下滑趋势,即越来越大的逆差。这反映美国的经济实体呈现越来越空心化趋势。特别是工业制造业企业越来越多地转移到国外,以致美国的工业呈现占世界比重越来越低的状态(见上述“工业制造业”),2021年:美国逆差达到-0.86万亿美元;其次为印度逆差-792亿美元;第三是日本,总体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前为顺差,而在此之后为逆差。


美国的进出口贸易逆差越来越大的总趋势,并非美国总统特朗普、拜登所言的,是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太多所致,故要加大对华出口限制。其实真正原因很简单,就是美国自己1、2产业的不断萎缩,越来越不能满足国内人民生产、生活需求,所以需要不断加大进口所致。提高进口关税只能增加美国民众负担,不会对缓解贸易逆差有任何帮助。

高技术产品出口:

 中国从2007年起高技术产品出口就处于世界第一,此后总体持续快速增长,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增长速度最快、规模最大的高技术产品出口大国。2019年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占比已达到四分之一(25%),而其余主要出口国家(除了越南、新加坡略有增长外)均基本持平或下降趋势,低于中国的差距显著(见下图表):


QQ图片20231018231332.png


WDI注:经合组织制定了四个出口产品分类:高、中-高、中-低和低技术。该分类的依据是研究与开发支出相对于生产出口商品的不同类型行业的总产出和增加值的重要性。高科技产业的例子是飞机、计算机和制药;中高科技包括机动车辆、电气设备和大多数化学品;中低技术包括橡胶、塑料、基本金属和船舶建造;低技术产业包括食品加工、纺织、服装和鞋类。数据来源:联合国,通过WITS平台的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



中国三大产业和“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净出口)都呈现飞速发展状态,其中三大产业的第一产业(农林渔业)、第二产业(工业含建筑业)和“三驾马车”的投资(资本形成总额)与出口(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均居世界第一。

第三产业(服务业)和“消费”(最终消费支出)增长速度也非常快,虽然总体低于世界第一的美国而居世界第二,这也正是中国需要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三)中国新工业革命带动武器装备现代化

《孙子兵法》第一句:“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中国宋代,经济繁荣、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但是,朝廷重文轻武,国防军备虚弱。宋徽宗钻研书法绘画有所成就:发展了宫廷绘画、创作出自成风格的书法字体“瘦金体”留下传世艺术珍品,但丢失皇帝职责而疏于朝政。在金人入侵面前丧失斗志、妥协求和,结果徽钦二帝被擒,北宋灭亡。中外历史说明有“富国”而无“强兵”,国将不保。经过革命战火锤炼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始终重视军事建设:海空军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现如今,新工业革命使国力增强,虽然中国军费支出占GDP比重呈下降趋势:从1990年2.75%下降到2021年1.65%,低于北约2%的标准,更是分别低于美国和世界均值1990年的5.45%、3.12%和2021年的3.43%、2.15%;但是经费数额随GDP快速增长而快速提升,中国军费支出从1990年的99亿美元上升到2021年2933亿美元,分别占世界1.4%和14%,是美国1990年的3%上升到2021年的37%。据世界银行数据分析,从2000年至2021年,美西方军费支出“占比”绝大多数呈现下降(见表5),其中美国下降幅度最大;而中发中“占比”大多数呈现上升,即使有的下降但也很小幅度,其中中国上升幅度最大。这说明,美西方虽然逐年提高军费预算,然而在世界大盘中份额越来越小了,增加的军费越来越不管用了,要称霸世界、要用武力威嚇中发中国家是越来越心力不济了,或者说心有余而力不足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美西方经济陷入停滞、衰退,连带着军力也有所衰落,而中国军事现代化建设日新月异,发展迅速。


随着中国新工业革命进入起飞阶段,科技创新力的快速提升、工业制造业生产能力和数字化、智能化快速提高,大大促进了武器装备创新能力和制造能力的快速增强。中国军事现代化建设立足于自力更生、自主自立自强,陆海空天诸军兵种新技术武器装备层出不穷,现代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航空母舰已自制三膄,拥有的电磁弹射技术优于美国、自制的高超音速导弹技术、无人机及反无人机技术、歼-20、运-20、歼31....等最新武器和电磁炮、激光武器等新概念武器技术水平达到世界一流或超过美国...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成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的愈益强大的、不可战胜的世界一流军队。


五、未来十年是关键

1、美国“国家安全战略”

美国2022年《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以下简称“战略报告”)提出俄罗斯是直接威胁,而中国是“...怀有重塑国际秩序的意图...有重塑国际秩序的能力”,说“未来十年是对美国和世界的决定性十年”,美国政府要抓住这十年,进行战略部署,目标是“我们的地缘政治竞争对手”;措施:“美国将需要维持和改进其竞争优势。”----投资科技方面已经推出“芯片与科学法案”以加强半导体芯片和微电子技术、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生物技术、清洁能源技术和先进电信等关键和新兴技术的研发及其产业化...强调加强盟友关系并发挥其对华技术封锁、“断供”、“断链”...等作用,“我们将利用这些能力击败我们的战略竞争对手,...我们的办法包括国家权力的所有要素——外交、发展合作、工业战略、经济、情报和国防...”美国对付他们所视为最大竞争对手,是包括军事在内的“国家权力的所有要素”的。想把中国南海、台湾问题炒作为像俄乌战争那样的,联合盟友和伙伴连同要引入印太的北约打代理人战争以长期削弱中国,是美国总统拜登和美国国会参众两院所最想要的结果。


2、未来十年是关键:

今后十年既是美国所认为的“决定性十年”,对中国而言也是面临挑战和严峻考验的十年,也是发展机遇的十年。中国将面临持续不断的美西方在工业经济与科技、军事和外交,乃至全方位的围攻、施压、甚至是严重冲突...可谓“黑云压城城欲摧,山雨欲来风满楼”,未雨绸缪,对此需要做好应对最坏情况的发生冲突的准备。

今后十年既是美国“决定性十年”,也是中国“关键性十年”。中国科技也急需要在这“关键性十年”里加紧科技攻关,攻克半导体高端芯片、量子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领域以及培育高端科技人才等关键领域短板难题,突破瓶颈、夺取制高点,真正依靠自己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变革,实现主要依靠自己的创新科技带动,使生产力发展实现完全的“自驱动发展的起飞”的新工业革命、中国式现代化的真正到来。


美国似乎以为以他们2022年的“芯片与科学法案”以及2023年提出的加强半导体、量子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产品出口管制...拉拢盟友共同对华技术封锁、“断供”、“断链”...等反全球化、违背市场规律的做法就能限制住中国发展,是太小看中华民族的能力了。“差距”就是动力,美西方要拿他们优于中国的“半导体、量子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来要挟中国、限制中国、封锁中国,妄图以此扼住中国脖子、卡住中国发展。这恰恰激发了中国人民要赶上并反超美西方技术瓶颈的创新精神和奋发图强的坚强意志和坚强信心。相信不久的将来,在世界上很快就会出现至少不会低于美西方水平的中国造的他们用以限制中国的“半导体、量子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及其新产品,甚至能够创造出美西方所没有的各种新技术和新发明。中华民族祖先能够有向西方传播他们所不曾有的“四大发明”及其他各种新技术,现如今已从“黑暗的近代”中崛起并进入新工业革命起飞阶段的中华民族的后人也一定能有比一千多年前先辈“四大发明”更多得多的、成千上万个最新发明创造...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才40多年时间就已经开始出现了新工业革命“生产力发展的起飞”状态,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新事物新业态更新不断、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一日千里,比马克思当年所描述的18-19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的发展状态也相差不远了。再过“关键性的十年”后,中国真正依靠自己创新能力实现完全“自驱动发展的起飞”,即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就能真正到来。经过新工业革命即第4次工业革命而强盛起来东方中国将展现在世界人民面前的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华民族现代文明⑴。这个文明将是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明的连续性,显示中华文明的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⑴,并将走在引领世界第四次工业革命潮流、主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领头羊的路上。



主要参考文献:

⑴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2023.6.3.来源:新华社,北京.

⑵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推动第四次工业革命向前进/黄玉生,《科教兴国》编委会,---中国文化出版社,2021.04

⑶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第7版修订版/(美)斯塔夫里阿诺斯 著;吴象婴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2.

⑷自然科学大事年表(试编本)/《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编写组,--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7.

⑸中华科学文明史.第一卷/(英)李约瑟(Joseph Needham)原著,(英)罗南(Ronan,C.A.)改编,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系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12.

⑹中国科学技术史 第一卷 导论 /(英)李约瑟著,王铃协助,--上海:科学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7

⑺全球科技通史/吴军 著,--北京: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9.4

⑻简明日本史/陈勤 著,--昆明:云南出版集团 云南人民出版社,2020.4

⑼不可不知的英国史/仇振武 著,--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9.1

⑽国家统计局,https://data.stats.gov.cn

⑾世界银行:Data from database: 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Last Updated: 06/29/2023









a17afe8862a843ca822e5e171c31eae8_tplv-obj.jpg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重庆西促文化交流中心    渝ICP备13007947号-2
联系地址:重庆2488号信箱
联系方式:hexiexibu16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