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赵氏中医正骨的传承人 赵秀崇
赵秀崇,中国赵氏中医正骨的传承人,洛阳市民间知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赵氏中医正骨)代表性传承人,洛阳市西工区卫生局先进工作者,中医医师。
人物经历
1957-1965沈阳市求学
1969-1973在洛阳市金谷园卫生所工作
1973-1974河南临汝县医专上学
1975-1985育新童装厂工人
1985-1992停薪留职个体行医
1992十月份回到育新童装厂
1993九月十六号调市图钉厂直到退休
实际从1983年在洛阳市西工区唐宫中路开设“赵秀崇中医正骨诊所”至今一直都在个体行医
2010年四月,经洛阳市政府的批准,"赵氏中医正骨"成功申请为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个人成就
我感觉我这一生,低调做人,热情服务,技术精益求精,学现代的科学,用过去纯正的中医手法,做到中医与科学相结合,对患者是手到病除,从1983年自己行医至今为数以万计的患者治愈,并总结出一套更简便,易行的手法。
技艺特征
赵氏中医正骨对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病,用独特的足蹬法,使患者无任何痛苦,便可以治愈,三到五次便痊愈。
赵氏中医正骨对骨折用古老的小夹板固定,45天痊愈。(根据年龄的不同有所时间改变)
赵氏中医正骨不吃药,不打针,不按摩,不开刀,不做封闭,不做小针刀,用纯正的中医正骨手法,当场见效,其治愈率达到95%-98%。
赵氏中医正骨是用过去的中医手法与现代的科学相结合所产生的一门独特的治疗手法,本着传承中医文化、造福广大患者的宗旨,让患者在治疗期间减少痛苦,少花钱,并且快速痊愈。也为我们中国的医学事业做出贡献。
获奖情况
1988年河南省舞阳县李干均赠旗
1985年工农街张建玲赠旗
1986年黑龙江虎林县杨志平赠旗
1988年获西工区卫生局先进工作者锦旗一面
1988年洛阳信息报登赵秀崇(本人)正骨手到病除
1990年永成县赵德标赠旗
2000年永城候玲乡化庄村陈香河赠旗
2002年龙门白园病友赠字画一幅
2003年金昌市河西堡李淘气赠旗
洛阳市胡舰照赠字画一幅
洛阳市患者李女士赠字画一幅
洛阳市谢小华赠字画一幅
洛阳市仝爱玲夫妇赠字画一幅
洛阳书法家郭岫峰亲笔题字“华佗医风”洛阳市书法家李松茂亲笔题字“祖传医德济世惠民”
山东东明县县长穆绪刚赠字画一幅
山东东明县书法家李劲亲笔题字“赵氏中医正骨”
成就
二零一零年四月,赵氏中医正骨经洛阳市市政府的批准,成功申请为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兹命名“赵秀崇”为洛阳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赵氏中医正骨)代表性传承人。
赵氏中医正骨历经百余年的历史,在第一代创始人赵凤仪的传授下,目前在第二代传承人赵秀崇(赵凤仪之小女)坚持不懈的努力下,于2009年12月10日得到了国家的认可,获得了《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证书。“赵氏中医正骨”位于洛阳市老城区环城西路60号3号楼2-102室,东居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洛阳老城,南邻洛阳锁钥的形胜之地丽京门,不远既是曹子建挥洒下《洛神赋》的悠悠洛河,钟灵毓秀、物华俊美。
“洛邑従来天地中,送稿苍翠北邙红”。洛阳城作为十三朝古都首善之地,历史文化厚重悠远,千百年来人杰地灵,孕育无数河洛精魂,是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和现代商业底蕴的汇聚之地,“赵氏中医正骨”依籍洛阳历史文化而不断完善和发展,使融汇中华释儒道传统哲学和体术精髓的中医正骨文化得以保存、繁衍。在长期行医过程中,赵先生融合摸、接、端、提、推、拿、按、摩等十法,提出并实践了“足蹬法”,此法直至20世纪80年代普遍被中医正骨界采用,赵氏正骨技术因此超前正骨界近40余年。
赵氏中医正骨的创始人赵凤仪在1984年辞世,但一提起他老人家都是赞不绝口,在后人心中依然永存!他的一言一行,他的谆谆教导,他的医德医风,他的高超医术,后辈将永远传承,发扬光大!
赵氏中医正骨主要诊治骨伤、骨折、脱臼、颈椎、腰椎、跌打损伤、骨关节损伤后功能障碍等,赵氏中医正骨主要依据中医的望、闻、问、切,加之摸查法,测量法,和必要的X光片来诊查。
同时结合中医八纲脏腹,经络,气血,面色等辩证方法综合排查,从而得到准确的诊断结果。赵氏中医正骨的治疗,在融合摸、接、端、提、推、拿、牵拉法的基础上结合患者实际状况灵活运用。并在实践中结合了足蹬法弥补手臂力量不足的缺点,将复杂的理论结合于实践。
为了使赵氏中医正骨的技术精髓得到完美传承,赵秀崇将毕生对赵氏中医正骨医术的理解,完全传授其子吴铭、其女吴艳美,使赵氏中医中医正骨的技能得到了薪火相传,造福更多患者。
版权所有:重庆西促文化交流中心 渝ICP备13007947号-2 联系地址:重庆2488号信箱 联系方式:hexiexibu168@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