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查看

“稻痴”的稻香人生 李必湖教授




QQ图片20210203200437.png




他,是个“稻痴”,

把毕生心血献给了水稻研究事业,

并取得丰硕成果;

他走过的人生之路,

就像一曲雄壮的交响乐,

处处激扬着追求、奋斗、奉献的强者之音!

他,就是著名杂交水稻专家、

袁隆平杂交水稻研究团队

核心成员之一的李必湖。


数十年的风风雨雨,李必湖凭着对党和人民坚贞不渝的信念无私奉献,在五溪大地上谱写了一曲壮丽的人生之歌。如今,虽已年逾古稀,且患有多种老年病和口腔癌,但他依然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坚守在杂交水稻研究工作中。

从发现“野败”到研究出“安农S 一1”,44 载情系水稻育种事业

李必湖于1946 年出生在沅陵的大山深处。

“年轻时,种田人吃不饱饭的困窘日子我见过,感到很痛心,也感到肩上的责任重大”,李必湖说,自己很小就树立起了人生理想——“解决人们的吃饭问题。”

1964 年,李必湖考取了湖南安江农业学校。两年后,因表现突出留校工作。当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刚开始搞杂交水稻研究,李必湖便作为他的主要助手,潜心研究杂交水稻。

上世纪70 年代前,我国水稻的平均产量不到4.5 吨/公顷。要解决中国的粮食问题,选育水稻优质良种迫在眉睫。面对艰辛而漫长的育种之路,李必湖呕心沥血、刻苦钻研,从来不曾懈怠,从未轻言放弃。

每天晨星还在天空中闪烁,稻田里就有了李必湖的身影;中午,骄阳似火,他依然舍不得离开实验田,仔细地观察稻苗的生长。因为在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培育出良种!



QQ图片20210203200426.png


1964 年6 月20 日,袁隆平在理论论证和研究的基础上,迈出了杂交水稻实验的第一步:寻找雄性不育的水稻植株。虽跑遍了半个中国,但多年一直没有突破。最后,他带着李必湖等科研小组成员来到天涯海角——海南三亚的南红农场。

功夫不负有心人。1970 年11 月23 日,李必湖终于在南红农场附近的一块沼泽地找到了一大片正在抽穗扬花的野生稻。他兴奋地将稻株连根带泥,小心翼翼地挖了出来,用自己的衣服包着,搬回了实验基地。从此,他每天细心呵护、精心培育,直到收获了5 颗金灿灿的种子。

后来,这株雄蕊花粉败育的野生稻被命名为“野败”。5 颗种子改变了全世界,“野败”的发现和转育成功,为选育水稻雄性不育系,实现杂交水稻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三系配套作出了重要贡献,为杂交水稻研究打开了一个全新的突破口。

1976 年,这一成果开始在全国推广应用,13 亿人口的吃饭问题随之迎刃而解。1981 年,李必湖作为主要技术骨干的籼型杂交水稻项目荣获“国家特等发明奖”。

“八五”期间,李必湖协助袁隆平院士主持杂交水稻研究工作,指导助手培育出威、汕优16、威优38、威优48、湘优102、威、金优402、威、金优191、汕优230 等20 多个杂交水稻新组合。

1988 年,李必湖指导助手邓华凤研究出国内第一个籼型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安农S 一1,使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由三系变二系、品种间优势变亚种间优势利用的设想变成现实,保持了杂交稻研究在国际上的领先地位。

研究杂交水稻44 年,李必湖获得23 项获奖成果,是我国第一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生物领域著名科学家。

从攻克水上稻种植技术难题到培育新质源杂交稻阶段性成果,永不懈怠攀高峰

由于长期的劳累和野外作业,李必湖身体功能减退,各种疾病缠身。即便如此,他仍没有停下攀登科技高峰的脚步,而是孜孜以求,不断突破自我。

2008 年,李必湖开始从事“水上稻”创新技术研究,在国家未立项的情况下,利用民营资本和政府支持相结合的运作模式,先后在鹤城区、辰溪县、沅陵县三地的山塘、水库、鱼塘及污染水体等水体上建立了6 个试验基地。

李必湖说,传统水稻种植方式是栽种在水稻田里,需要占用土地,种植过程中需要整地、保水,到一定时间还需要排水,往往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而水上稻是借助浮床(岛)在水面上种植水稻的创新技术,就是把水稻种植在由南竹或圆木、泡沫塑料等材料搭建的水上农田浮岛上,水稻根系生长在水中,不仅能增加水稻播种面积和粮食产量,带动水产养殖等产业发展,而且能改善生态环境。

李必湖说,通过连续9 年的科研攻关,他们攻克了“水上稻”品种选育、浮床(岛)制作、培植管理等一系列技术难关,证明水稻在离地无土淡水水面环境下生物实验是成功的,技术是可行的。目前,水上无土栽培的“水上稻”技术已开始向省内外推广,一股水稻立体生态、绿色种植新潮流正在兴起。

细胞质单一化是作物杂交优势利用的大忌。为防范杂交水稻“野败”细胞质单一化(占杂交稻推广组合的83%)可能造成的风险,李必湖未雨绸缪,率领他的科研团队,用细胞浆联合技术将亲缘关系较远的禾本科植物的细胞质引入水稻,以培育新质源的杂交水稻。目前,已育成一大批菰稻、高粱稻、芦苇稻等的品系,在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征以及抗病抗逆性等方面表现出很大变异范围。“计划2 年内培育出新质源杂交稻株系,5 年内培育出新质源杂交稻品系。”李必湖对此信心十足。

从无私奉献到甘为人梯  最美“夕阳红”永葆先进性。

2010 年,经医院检查,李必湖发现自己患上了舌癌。但手术后,他依然活跃在水稻研究的第一线。

为了分析“水上稻”的各种数据,他每年都要下到田间地头一段时间,有时一呆就是一个星期,留意禾苗的各种细微变化,包括生长、叶子的变化、抽穗等。“水稻研究工作是单调和枯燥的,也是最需要耐心的,多到田间调查,多和稻谷待在一起,不光是为了记录某个数据,更重要的是观察和掌握其生长特性。”李必湖说,热爱水稻育种工作,是要用心去感应大自然生命澎湃的力量。



QQ图片20210203200400.png



2014 年,在进行“高光效育种”盆栽实验过程中,需要在田间进行操作,但光和效率的实验有严格的要求,需要精密测试。虽然实验地旁边有水池,但为了排除干扰、减少污染、掌握第一手材料,李必湖连续四个月,克服身体不适等困难,每天坚持到河里挑水,并做好光、温度、风、雨等各种关系到秧苗生长的记录。

2018年荣获中国老科协“突出贡献奖”。

2019年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纪念奖章一枚。

2019年被评为全国老科协优秀共产党员。

本人在退休后身患绝症和多种基础性疾病的背景下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发挥余热的佐证。

李必湖说,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水稻产业就必定是一个庞大的产业链。各种产业链环节如育种——栽培——机械化收割——后期加工等,整个产业链都需要专业技术人员的服务。“现在很多年轻人怕吃苦,不愿意从事这个工作,这会面临断层的危机”。李必湖对水稻研究的年轻人才的缺乏很是担心。

为此,他坚持搞好传帮带,打造水稻发展专业队伍,将水稻研究的接力棒传承下去。退休后,他担任怀化市共生农业系统工程研究所名誉所长,组建了一个由2 名副教授、2 名博士生和4 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年轻科研团队,引领这支科研队伍从理论和实践上,开展水上稻和新细胞质源杂交稻的研究。

“李老师不图钱、不求名,无私奉献。跟着李老师,不敢懈怠,我们希望接过接力棒,将水稻研究工作继续传承下去。”怀化市共生系统农业研究所高级农艺师胡爱生对此信心满满。如今,这支年轻的科研队伍,有的在学术研究上取得突破,有的已成为怀化水稻行业的领军人物。

岁月悠悠,人生无悔。李必湖用自己的一生书写了一个沉甸甸的“米”字。如今,年逾古稀的李必湖依旧那样匆忙,奔波在培育和推广优质水稻的道路上。“认准了它就一心一意地去做,只要我手脚能动、脑子还能想,就继续做我的水稻研究工作。”李必湖对水稻研究这样着迷,只有他自己才能诠释。





logo (2).jpg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重庆西促文化交流中心    渝ICP备13007947号-2
联系地址:重庆2488号信箱
联系方式:hexiexibu16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