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查看

好钢用在刀刃上——全市第一家私营企业四十年发展之路 宋达华



QQ图片20220706112504.png



新闻背景:民营企业,指所有的非公有制企业,是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产生的。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民营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国民经济中最为活跃的经济增长点。1981年的夏天,30岁出头的宋达华和他的父亲宋友成创办了我市第一家私营企业——大新特种刀具厂。如今,40多年过去了,大新特种刀具厂已发展成为拥有500多名员工、年产值?元的中天达工具有限公司。我市的民营企业队伍愈加壮大,正向着更合理、更科学的方向发展。


口述人:宋达华,1949年?月出生,张家港大新人。张家港市中天达工具有限公司董事长。


3间猪舍、3000元集资款白手起家


俗话说,天下有三苦,打铁、撑船、磨豆腐。我的父亲是一名做五金的“老铁匠”,我继承了这个行当,初中毕业学手艺,跟随师傅去外地干过活,也在本地的一些集体企业、加工厂打过工,一干就是15年。现在回想起来,这15年就像是一条机场跑道,正因为这段岁月的奔跑加速,才成就了后来的振翅飞翔。

我是个爱钻研的人,每天与铁打交道,摸索着改进工艺,渐渐地做出了一些成绩。1974年,我在晨阳农具厂工作,上海机械学院几名承接国家刀具技术攻关任务的教授来我们厂搞试验,我用完美的操作帮他们攻破了难关,大家都对我表示了肯定。从这时起,我觉得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在刀具制造上干出一番事业。

1981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了江南大地。当时农村人多地少,国家给了好政策,我们就要想办法自己找出路。我父亲几十年为集体办厂,技术过硬,退休后还可以继续发挥余热,于是,我们打算自己创办一家小型刀具加工厂,初期的筹备工作由我父亲负责。

当年夏天,我回到村里和父亲一起走上了创业之路。那时条件非常艰苦,村里提供的厂房是3间弃之不用的旧猪舍,屋顶盖的还是茅草;所有的家当就是一个铁墩、一把钳子、一只火炉加风箱、几把榔头,一台价值80元的钻床是最值钱的“固定资产”,七八个握了几十年钉耙、锄头的农民就这样干起来了。

小加工厂成立以后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银行为我们提供贷款,生产队将柴油机借给我们发电用,镇领导也时时来关心我们的生产情况,工人们干劲十足。在大家的努力下,我们的第一批产品——家用五金剪刀很快问世了,并顺利销往无锡百货公司。那段时间,我天天泡在车间,摸索研究锻造、淬火和成形工艺,功夫不负有心人,几个月后成功开发了可剪断12mm钢筋的高速钢断线钳,成为市场抢手货。

1983年,南京电影制片厂摄影制组专程来到大新,以我为主人公,拍摄了一部名为《走富裕之路》的新闻纪录片。纪录片记录了当时企业生产红红火火的场景,也记录下我工作和生活的状态。我在村里率先建起了楼房,购置了彩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也是村里第一个开上摩托车的人。

致富不忘乡邻,企业发展起来以后,每一年,我都要拿出一部分利润为村里修路,给敬老院和学校捐钱捐物,为村里建办了广播室,还千方百计“搞关系”、花费2万多元给全村40多户人家每家每户送了一台12英寸的熊猫牌黑白电视机,向镇派出所干警每人赠送了一辆摩托车等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在几个贫困村设立了半成品车间,作为附属车间,并承诺这些车间只赚不赔,以此带动大家一起致富。



QQ图片20220706112340.png



10年奋斗、中外合资站上新平台


20世纪90年代,我们已经发展成为固定资产5000万元,职工逾400人的大新特种刀具厂,建厂10年,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达2亿元,利税1000多万元,成为了我市私营企业首屈一指的利税大户。随着新一轮经济发展机遇的到来,通过南通、上海及其他口岸的外贸渠道,我们的产品源源不断地打进了美国、加拿大、马来西亚、意大利、德国等市场,每年出口额达2000万元。

立足大新,走向世界,我寻求着新的、更高的发展平台。1993年,马来西亚盛威有限公司董事长叶天钧来华投资,我们是他考察的第86家企业,他对我们的产品质量和管理模式赞不绝口,主动要求与我们合资上马特种刀具项目。经过多次洽谈和反复论证,投资120万美元建办了天达特种刀具有限公司,引进自动化喷漆生产线,开发了龙门钳、胡桃钳、鹰嘴钳等系列新品。企业如虎添翼,这一年产值达到4000万元。生产的“新工”牌系列产品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在国际轻工技术及产品博览会上夺得金奖。

中外合资企业的成功建办,引领天达迈入腾飞的通道。靠着不断进取的精神、艰苦创业的作风、严格细致的管理,天达的产量、销售和效益多年来在国内众多的五金工具生产私营企业中一直名列前茅。靠“特”字站稳脚跟,靠“特”字打开销路,靠“特”字创造效益——天达的“办厂经”引领着企业“芝麻开花节节高”。2000年左右,天达年年有10多只新产品问世,每天投入300多万元进行技术改造,改进工艺,提高效率,产量迅速上升,产品70%销往东南亚及欧美各国,年上交税收500余万元,天达特种刀具有限公司成为全国五金行业中的佼佼者。

带领着企业在时代的浪潮中奋勇搏击,我也从一名普普通通的手工业者成长为经验丰富的企业管理者,先后担任过全国工商联五金商会副会长、中国五金协会工具分会副理事长等职,还当选为张家港市人大代表、张家港市人大常委会常务委员、苏州市政协委员。



QQ图片20220706112311.png



40年砥砺、三代传承迎来大发展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前人。令我欣慰的是,我的二儿子宋虎高中毕业后考取合肥科技大学,选择了机械制造专业,可以来接我的班了。宋虎大学毕业后回到天达,年轻人有文化知识,有激情干劲,还有新的发展思路和经营理念,但他缺乏实践经验,而这正是我多年积累的财富,于是,我们父子二人进入了一段比较长的“交接棒”时期,同时企业也迎来了质的飞跃。

这个阶段,我们加快了技改步伐。宋虎认为机械工艺必将取代手工工艺,更新设备已经迫在眉捷,如不主动出击,迟早会被淘汰。而我的观点则是天达的生产工艺用了20多年,客户群很稳定,没必要斥资购买新设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宋虎说服了我,在他的推动下,从2002年起,热处理设备、网带回火炉等一批先进设备先后上马,还引进了台湾精锻生产线、1600吨锻造流水线、全自动电脑模具雕刻加工中心和全数控加工机床等。设备投产后,天达的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有了飞速提升,生产水平比肩“国际水准”,订单雪片似地飞来。

除了提升硬件设备,宋虎还主导将产学研结合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先后与上海工具研究所、江苏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高校科研所的专家教授达成合作意向,在他们的指导下进行技术研发和工艺创新。同时,加快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增强核心竞争力,并进一步提高职工的经济收入,建设企业文化,形成凝聚力,为“百年企业”夯实根基。

在历练中,宋虎成长为公司新一代的“掌门人”,2014年,公司更名为“张家港中天达工具有限公司”。现在。我们已站上行业龙头的平台,被评为中国五金机电行业优秀企业,还代表国家制定行业标准,是若干个五金产品标准的起草单位。我们一直致力于行业内细分市场五金工具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新工”品牌早在2008年就获得了“中国驰名商标”的称号,公司在欧美地区注册的“唯特”品牌也有很高的知名度。

按人的年龄来算,“天达”已至不惑。公司的产品展示间里陈列着一张我和父亲、儿子的合影,下面标注着一行字——“祖孙三代,最好的致敬是传承”,我们三代人之间的传承,是向奋斗精神的致敬,是向工匠精神的致敬。好钢要用在刀刃上,我将最美好的年华、最卓越的才智、最喷薄的激情倾注于这份我热爱的事业,收获良多,无悔无憾。





贺党生日

作者:宋达华


纪纲人论讲党性

念旧怜才皆圣贤

党坚势盛九千万

建功立业为人类

在官言官讲原则

七情六欲人间情

一夔巳足党领导


解骖推食依靠党

放眼世界英明党

人心所向信赖党

类聚群分争入党

谋臣武将皆是党

幸福生活来自党

福寿齐天不忘党




a17afe8862a843ca822e5e171c31eae8_tplv-obj.jpg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重庆西促文化交流中心    渝ICP备13007947号-2
联系地址:重庆2488号信箱
联系方式:hexiexibu16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