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查看

创新农业进山村 敢叫荒山换新颜——访四川洪雅农友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牟清文




QQ图片20230418132303.png


牟清文,汉族,生于 1952 年,1970 年12 月应征入伍,1980 年 6 月以六级伤残军人身份病退返乡。退伍后,凭借在部队积累的扎实修理技术于 1982 年创办洪川汽车修理厂 , 因口碑过硬不断延伸扩大规模,先后创办了天宫八面山雅石厂、眉山达职业培训学校 ( 四川省省级劳务开发培训基地 )、丹棱县达职业培训学校、2014 年响应政府号召投身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事业,将“技术培训 + 油桐树种植 + 畜牧养殖”贯通成一条致富路,惠及洪雅、峨眉、古蔺三个贫困县实现脱贫增收。荣获“四川省汽车修理标兵“、“四川省先进省级劳务培训个人”、“全国农村科技创业致富带头人”、“2019中国品牌新时代领军人物”、“农村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杰出人物”等荣誉。

 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注定了国之根本——农业的发展必将进行不断自我革新,尤其是在习近平主席提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一系列政策高度关注“三农”问题的背景下,涌现出一批胸怀爱国之志、心存民生根本的有志之士,趁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冲入经济发展这场激烈的持久战中倾力拼搏。农业经济的发展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壮阔景致,“农民、农村、农业”成为了这个时代的新名词、新风景。


QQ图片20230418133320.png


束发之年戎装加身,滚烫青春落幕无悔


1952年,牟清文出生于四川省洪雅县一户农民之家,恰逢新中国成立不久,全国经济发展正处于缓慢恢复期,贫穷是那个时代的特征也是竭尽全力要打破的枷锁。父母希望这个白白净净的孩子长大后能够饱读诗书一身清雅、文采横溢改变命运,于是取名清文。但命运的安排往往另有深意,1970 年 12 月,刚满 18 岁的牟清文选择了披上戎装,前往严寒的东北部队服役。

从军之路是牟清文自己选的,因为父母从小就跟他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共产党救了我们这些平民百姓,让中国人民团结在一起,只要紧跟共产党我们的日子就一定会越来越好。这让他从小便对中国共产党的军队充满向往,听闻征兵消息,牟清文坚定的飞奔而去报名参军,他说:“滚烫的青春就应该有奋不顾身的信仰,束发之年正当时!”牟清文的传奇军旅生涯就此开始。

1980 年 6 月,牟清文悄无声息的回到了老家四川洪雅县,彼时的他脱下了 10 年戎装成为了一个小县城里的普通百姓,对轰轰烈烈燃烧过的 10 年青春,他鲜少提及,只知道他以六级伤残军人的身份病退返乡,这让大家都对他都产生了不少敬意。他没有辜负这一份敬意,反而让它发酵成酒,醇香而悠远。

农民出生的他谦和又热心,听闻附近单位有机械车辆出了故障一直都没有修好,路过时就主动进去帮忙查看,竟然三下五除二就利索搞定,这事很快就被传开了,他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大家口中的“修车牟师傅”。也正因为大家口口相传,牟清文的口碑甚好,连当地政府单位的车辆维修也都开始“预约”他。让他没想到的是,被他尘封的戎马生涯竟然成为了他人生的导向牌,指引他走向人生转折点。


QQ图片20230418133335.png


虚怀若谷不见圭角,倾囊相授解民之忧


原本只是出于热心帮助修车,没想到政府单位对他精湛高超的修车技术甚是满意,竟然要聘用他成为专职修车员。谈到这里,牟清文非常自豪的说:“我在部队里服役的时候是基本建设工程兵,也正是得益于部队的培养才让我拥有了这一身扎实精湛的车辆修理技术。”随后他的客户越来越多,人脉也越来越广,1982 年,他创办了洪川汽车修理厂,是那个时代少有的一类机动车维修企业,成立不久便名声大噪,他的汽修技术几乎成为了当地汽修领域的天花板。1997年,他荣获四川省交通厅授予的“四川省汽车修理标兵”称号,自此,慕名前来找他学手艺的人便开始络绎不绝。


QQ图片20230418133059.png


低调谦虚的牟清文并没有因为突然的“出名”而忘本,反而是更加感恩国家和部队。面对虚心求学的学徒,他毫无保留的倾囊相授,学成的效果也非常理想,学员们都纷纷向师傅报喜,通过这门技艺找到了工作甚至自立门户成功创业,这令牟清文甚是欣慰。但同时也出现了短期内无法解决的问题:找他学艺的学徒越来越多,他的精力、时间和教学空间都很有限,无法同时承接这么多学徒。

面对牟清文的婉拒,上门求学的学徒们尽是满眼失落,不得已向他讲述着贫困带来的种种无奈,甚至有人建议他开个培训学校,将专业技术的传授做成规模,同时也成就一番扶贫帮困的“善事”。这个提议瞬间点燃了牟清文内心的火种,他始终感恩国家和部队的栽培之恩却报恩无门,如今恰逢如此惠民好事,牟清文自然是放在了心上。

但就目前现状而言,牟清文创办汽修厂后资金所剩无几甚至还有债务缠身,创办学校需要一大笔钱,加之 80、90 年代的社会大环境下,培训学校机构不是想开就能开的,综合考虑下只能倾力经营汽修厂等待资金回笼和合适的机遇。


QQ图片20230418133422.png


因地制宜投身农业,授人以渔脱贫扶困


2004 年,牟清文终于等到了这个机遇。当地政府开始狠抓扶贫,计划筹办扶贫培训班,彼时牟清文沉淀了 30 年的汽修技术早已是当地出了名的,政府诚挚邀请他以培训老师的身份带 50 人的汽修技术培训班,这一带还真的让培训学校的事情有了着落。因他的培训班成效突出,报名的人纷至沓来,最终在当地政府的全力支持下,成立了眉山宏达职业培训学校。紧接着 2008 年,他又创办了丹棱县宏达职业培训学校,扩大了培训规模,通过技术脱贫的人群超过万人,这一年他荣获了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的“四川省先进省级劳务培训个人”荣誉。

自此,牟清文“脱贫能人”的称号人尽皆知,当地政府也开始给予极大的关注和扶持。2014 年,他关注到当地政府颁发的关于号召发展种植千年油桐产业的文件,他立即开始查阅千年油桐的详细资料,发现这里的气候和地形非常适宜种植,这种全身都是宝的树木还是我国特有的经济林木,三到五年就可以开花结果,既可以实现绿化还能够形成永续循环的经济效益,种植千年油桐无疑是造福子孙后代的绿色产业。


QQ图片20230418133115.png


让牟清文坚定选择种植推广千年油桐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农业的后继无人,“我国严峻的就业趋势下,纵使很多人年轻人就业无门也不会选择回乡务农,加上我国老龄化趋势日趋明显,农村留守老人群体日渐庞大,种植千年油桐对于年龄稍长的中老年人来说比较轻松,产业成型后还能创造收益吸引年轻人返乡就业,是一举多得、利国利民的产业。”牟清文这样说道。同年,他就创办了洪雅县农友农业技术专业合作社,正式在贫瘠的洪雅县开疆拓土,打造千年油桐培育种植产业园。


QQ图片20230418133133.png


古稀之年忧恤民生,晚暮秉烛与时俱进


为了高效推进千年油桐的培育和种植,年近古稀的牟清文积极参加各类技术培训,2015 年还前往北京大学进修,极快的掌握了油桐的苗圃选育和种植技术,于 2016 年创办了洪雅农友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时至今日不过短短六年,牟清文的油桐产业已初具规模,实现带动了千年油桐苗圃种植基地500 亩,千年油桐种植基地 3 万亩,建成泸州市古蔺县万亩千年油桐科技种植产业园,峨眉山市楠香村万亩千年桐种植基地。油桐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其实并不仅仅是种植油桐那么简单,牟清文将家禽畜牧养殖与油桶种植巧妙融合,不仅充分利用林园资源,还建立了良性循环生态系统,改善了环境还实现了双丰收。这一举措与现代化生态农业建设理念完美契合,洪雅、峨眉、古阑三个贫困县就是依靠油桐产业园实现了脱贫致富。


QQ图片20230418133210.png


这些看似轻而易举取得的脱贫成效背后,离不开牟清文夙夜为公、倾囊奉献的艰苦付出。油桐产业不像农作物一年就能见效,苗圃培育加上种植至少需要 5 年以上才能稍有回报,巨额的资金投入对牟清文来说压力巨大,但他始终忧恤民生,默不作声抗下所有压力和风险,在助力脱贫的道路上坚毅前行。

农业是国家的根本产业,唯有走现代化农业发展之路才能实现农业经济的跃步而上。牟清文一生无私奉献,古稀之年依然倾力投身脱贫事业,不曾忘却民生之忧分毫,既是助推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重要引路人,也是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事业的开拓者。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因为有了他们必将更加铿锵有力、未来可期。



a17afe8862a843ca822e5e171c31eae8_tplv-obj.jpg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重庆西促文化交流中心    渝ICP备13007947号-2
联系地址:重庆2488号信箱
联系方式:hexiexibu16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