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一级美术师 冯健安
冯健安,字美溯,艺名书剑,墨苔斋主人,生于1977年7月,广东新会人,本科学历,中共党员,美术教育工作者、优秀书画指导教师。国家一级美术师;全国书画艺术委员会副主席;香港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研究员;北京当代翰墨文化艺术院山东青岛分院名誉副院长;国臻艺苑书画院院聘理事;人民美术艺术家委员;全国名人书画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宣盛世国际书画院院聘画家;中国楹联学会中宣盛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会员;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委员会会员;中外名人艺术网“特级书画师”;全国中小学书法教学联盟成员;收藏天下全国数字电视频道栏目学术指导与特邀艺术家;中学生频道《时代人物》栏目组艺术顾问。
被授予“人民艺术家”、“德艺双馨人民艺术家”、“最具收藏价值艺术家”、“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化名人”、“中华艺术家形象大使”、“青年杰出艺术家”、“2022年全国两会新闻艺术家”、“北京冬奥会艺术形象大使”、“新时代杰出艺术家”等荣誉称号。简介及优秀作品被CCTV华夏之声、大众文化报、时代周刊、中国新闻网等官方媒体发表报道;简介及作品入编《心纳万境》、《科教兴国》、《奋斗中国人》、等二十多部书画典籍;参加心纳万境-首届国展美术名家邀请展;个人作品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大屏进行荣誉展播;参加中欧文化交流匈牙利书画邀请展并授予中匈文化艺术传播大使;入选北京地铁《艺脉相承》主题巡展等众多展出。
鉴赏收藏---浅评优秀青年书画家冯健安
“既有艺术的横眉,又有教育的孺子牛”。有人说他像蜡烛,为教育之路点亮光明;有人说他是一支画笔,在现代的画卷上增添光彩。
书画家冯健安老师是一位书画兼善者,他对于书画修习的态度,就犹如其画作中呈现出的沉实平和与端雅古拙气韵一样,没有浮夸的言辞,亦不炫耀于成就和名誉。只有实实在在的踏实专注,细水长流的书画乐趣。在他的每一幅作品中,都散发着一种厚远而沉实的气韵。
一个新时期的画家,其笔墨当随时代精神而创。而当今时代,需要的不仅是从内容上的精神体现,更重要的在于从事者能够有一颗专一沉潜的心去进行创作,不掺杂任何的功利和浮躁情绪。冯老师一直凭借这样淡泊名利的思想在艺术上进行深耕,故荣誉也就应了水到渠成的顺其自然。
艺术是离不开作者本人的秉性、经历与学养的。谈冯健安的艺术,也离不开谈他这个人。有人赞美冯健安的安适与虔诚,在十多年的教师生涯中,时常在生活展现出一种谦虚有礼的气息。其实远远不限于此,仔细看他的作品,书画的山水之中透露着一种清丽的正气,同时显露出一种不声张的霸气。他的作品中确实有一种气,一种底气。实际上是才气、豪气、正气、骨气。这种气息是在他开始追寻书画艺术的时代就形成的。这一方面得益于他的文脉渊源,中华传统文化的熏染,对书画的热爱;另一方面也得益于他的志向追求,长期的磨炼。
“没有生活就没有艺术,而没有生活气息的作品就没有灵魂,无论是文学艺术还是书画艺术都如是。艺术都是发掘生活的点滴进行提炼创作而传于世,文学与书画只区别于文字表达与线条色彩表达而矣。有思想,有情感的作品才能打动人,有创造力的作品才有生命力,好的作品也只能从热爱生活和体验生活中来。我自豪是一名美术教师,传承国墨和散播艺术种子是我的责任,我有千百个学生,他们都尊敬我,都愉快地接受我的艺术教育。艺术教育不是单纯的培养孩子会写会画,更是人格完善的培养,圆事圆人的塑造。近二十年的笔耕不辍,与生为友,为高一级学校培养了一批批“知书达墨”的艺术好苗,心已乐矣!”
冯老师对学生的“栽培”情谊,款款深情,也许就像他的学生在文章中描述的那样“我也不知如何才能表达我对冯老师这份如师如兄的情感,如果能允许我用画笔绘画他,我会用最美丽的色彩把他画出来,因为他永远是我心中最美的老师!也许也可以用他常说的一句话来概括他吧:“自己活着就是为了让别人活得更好!”
静静观赏冯老师作品给人以造型生动、构图多变、色彩明丽、隽永淡雅之印象。他用笔洒脱,格调清新,淳朴自然,落墨见趣。浓厚中寓清淡,严谨中见灵活,精细不板滞,艳丽不庸俗。细观之,其画泼墨点染,把物象刻划得丰富又生动饱满,使画面呈现出清新秀丽的意境,从而更加优美、细腻、流畅、朴拙、生动。
“继承古法,有所创新,艺无止境,不断前进。这是冯老师在书法学习之路上所尊崇的座右铭。对于古法经典,不仅要学习技法,更要体会其中的韵致。有了很好的体会和技法,再在循序渐进中不断探索,最终,形成自己独有的艺术风格的。”
如今,冯老师之笔墨风韵早已自成一格,但其难能可贵的虚怀歉下之德品,以及始终不辍的研索追求却能让人看到他仍旧无可限量的艺术潜力。他追求的是百尺竿头的逾越,对于观者就成了满怀期待的展望。
作为一门古老的艺术,中国书画源远流长,成为我们优秀的历史文化。书画作品不仅仅能够装饰,还能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而青年书画家冯健安的作品具有很强的艺术观赏性和增值性,非常值得收藏者和投资者收藏。
冯 老 师 书 画 作 品 赏 析
版权所有:重庆西促文化交流中心 渝ICP备13007947号-2 联系地址:重庆2488号信箱 联系方式:hexiexibu168@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