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查看

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的前景展望 许浩明 关婷允 韦敏玲



QQ图片20230907125428.png



一、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建设现状


总体来看,“作为中国综合实力最强、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粤港澳大湾区被视为可与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东京湾区比肩的世界级湾区”,同时也是世界四大湾区中人口最多、经济增速最快的湾区。[ 刘彦平主编:《四大湾区影响力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第1版,第46页。并参见《数说世界四大湾区》,载中国国家地理网:http://www.dili360.com/cng/article/p5fb1efcae19ba61.htm  。]2017年以前,粤港澳大湾区已积累了良好的发展基础,经济总量持续增加,进出口水平屡创新高,港口吞吐量位居世界第一;[ 参见刘彦平主编:《四大湾区影响力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第1版,第392页。]自从2017年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以来,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建设驶入快车道,“2021年粤港澳大湾区(以下简称大湾区)经济总量约12.6万亿元人民币,比2017年增长约2.4万亿元人民币;进入世界500强企业25家,比2017年增加8家。”[ 程龙:《粤港澳大湾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近5年经济总量增长约2.4万亿元——潮涌大湾区 风劲好扬帆(谱写新篇章)》,载《人民日报》2022年5月26日第6版。]从国内比较来看,2020年粤港澳人均GDP已超过13万元,超过长三角地区(11万元),与全国之比为1.84,并且共有深圳、广州、香港、佛山、东莞5座万亿GDP城市。[ 参见《2021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分析报告》,载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智库:https://thinktank.phbs.pku.edu.cn/2022/jingjifenxi_0121/58.html  。]


具体而言,在科技创新领域,粤港澳大湾区的优势正在不断凸显。2021年,大湾区有5所高校(全部为香港高校)排名进入世界百强名单,拥有5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其中广东30个、香港16个、澳门4个)和29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其中广东省23个、香港6个)。同时大湾区有超过47000家国家级高技术企业,在波士顿咨询发布的“2021全球创新50强企业”榜单中,中国有5家企业入选,其中2家在大湾区(华为和腾讯)。[ 参见谢来风:《粤港澳大湾区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支撑》,载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opinion2020/2021-12/15/content_77931788.shtml  。]


基础设施领域,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令人瞩目,“快速交通网络逐步完善,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香港段等一批跨境大通道投入使用,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等超级工程加速推进……截至2021年年底,广东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突破1.1万公里;实现‘市市通高铁’,全省城市轨道运营里程达1137.5公里。”加强了粤港澳三地的互联互通和城市之间的联系,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见《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硬联通”交通往来更便利》,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https://www.ndrc.gov.cn/xwdt/ztzl/ygadwqjs1/202203/t20220319_1319610.html?code=&state=123  。]


从产业结构上来看,粤港澳大湾区总体上第三产业比重较高,第二产业比重次之,第一产业比重最低。“整体来看,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结构特征呈现良好的优化趋势,已经从工业经济阶段迈进了服务经济阶段……形成了以第三产业为主的‘三二一’产业分布格局。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主体地位,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第一大产业,经济增长也主要由服务业拉动。”[ 刘彦平主编:《四大湾区影响力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第1版,第393页。]其中香港是全球服务业主导程度最高的经济体之一,2020年服务业占GDP的93.5%。根据全球金融中心指数,香港是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于2020年吸纳的直接外来投资达1,192亿美元,全球排第三位;同时香港也是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结算中心,占全球人民币支付交易约76%;[ 参见潘焯匡:《香港经贸概况》,载香港贸易发展局经贸研究网站:https://research.hktdc.com/sc/article/MzIwNjkzNTY5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稳步开放,香港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桥梁,也是中国金融市场化改革的先驱者,在区域范围内发挥着重要的资源配置作用”。[ 刘彦平主编:《四大湾区影响力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第1版,第166页。]


在习总书记的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关心支持下,在粤港澳人民的努力拼搏和激情奋斗下,大湾区经济建设在各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正朝着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二、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的独特优势


自改革开放以来,作为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引领者和推动者之一,粤港澳大湾区的成功离不开其独具的优势。正确认识并分析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的独特优势,总结成功经验,是规划并展望未来方向,把握优势并争取更大突破和成就的基础。因此,下文将综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和学界观点,从以下四个方面具体分析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的独特优势:


(一)制度优势


习总书记在会见香港澳门各界庆祝国家改革开放40周年访问团曾强调:“对香港、澳门来说,‘一国两制’是最大的优势,国家改革开放是最大的舞台,共建‘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实施是新的重大机遇。”[ 新华社:《习近平会见香港澳门各界庆祝国家改革开放40周年访问团》,载人民网:http://jhsjk.people.cn/article/30396333  。]相较于世界其他三大湾区都处于同一政治制度和经济体制之下,粤港澳大湾区最大的特点和优势在于“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四个核心城市”的格局,尽管区域内多种制度、经济区划和行政区划叠加为大湾区的协同与融合增添了复杂性,但也为多格局、多层次、多领域的现代产业体系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可能,相较其他三大湾区单一的核心产业体系优势明显。

[ 例如:旧金山湾以科技领先,东京湾以产业闻名,纽约湾以金融著称。参见刘彦平主编:《四大湾区影响力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第1版,第396-397页。]“粤港澳将发挥各自优势,形成互补,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香港拥有自己的经济、社会制度,加上优良的法治传统以及和国际标准高度接轨的营商环境,可以将国际企业引进大湾区,并助力内地企业‘走出去’”。[ 新华社:《“一二三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优势与难点在博鳌引热议》,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http://www.gov.cn/xinwen/2018-04/09/content_5281158.htm。]


(二)区位优势


“从全球视野来看,世界顶级城市群大多分布在湾区。湾区从出现到成形大致要经历港口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和创新经济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也是人口、产业、贸易、金融、信息等资源不断汇集的过程。”而粤港澳大湾区位于我国珠江三角洲沿海地区,面向南海,位于西太平洋—印度洋航线的要冲,毗邻东南亚,[ 参见刘彦平主编:《四大湾区影响力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第1版,第394页。]拥有香港港、广州港、深圳港等多个重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远超其他三大湾区;同时还拥有香港、广州、深圳、澳门四个国际航空枢纽,机场数量、客运量、货运及航空邮件量也远超其他三大湾区。

[ 参见《数说世界四大湾区》,载中国国家地理网:http://www.dili360.com/cng/article/p5fb1efcae19ba61.htm  。并参见粤港澳大湾区统计数字》,载香港贸易发展局经贸研究网站:https://research.hktdc.com/sc/article/MzYzMDE5NzQ5  。]尤为突出的是,粤港澳大湾区拥有远超其他三大湾区的土地面积和人口,[ 数据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统计数字》,载香港贸易发展局经贸研究网站:https://research.hktdc.com/sc/article/MzYzMDE5NzQ5  。]

结合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大湾区城市间的互联互通,能够充分发挥大湾区的腹地优势和人口集聚的经济效应。从发展格局上看,粤港澳大湾区内部已形成交通网络化体系和城市联系网络,核心城市作用凸显,多中心联动态势明显,区域一体化程度日益加深。随着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加快建设,我国广袤的国土和庞大的国内市场也将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更多助力。


(三)科技创新优势


邓小平同志曾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参见《新中国档案: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http://www.gov.cn/test/2009-10/10/content_1435113.htm  。]纵观世界各国的发展历程来看,历史经验事实证明,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科技创新同样也是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显著优势,在基础条件、转化能力、创新集群方面优势明显。首先在基础条件方面,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发达,截至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高校数量达181所,占全国7%,数量远超其他三大湾区;[ 参见《<粤港澳、京津冀、长三角地区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报告>发布》,

载人民网:http://gd.people.com.cn/n2/2020/0618/c123932-34095391.html  ;并参见刘彦平主编:《四大湾区影响力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第1版,第411-412页。]高校排名、学科质量以及大科学装置和实验室方面基础扎实;[ 参见谢来风:《粤港澳大湾区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支撑》,

载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opinion2020/2021-12/15/content_77931788.shtml  。]在QS2022年世界大学排名中,粤港澳大湾区共有14所高校入选,其中广东5所、香港7所、澳门2所。[ 参见《粤港澳大湾区14所高校上榜QS世界大学排名》,

载广东省人民政府网站:https://www.gd.gov.cn/gdywdt/zwzt/ygadwq/gfxy/content/post_3321745.html。]其次在成果转化方面,大湾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众多,“在新型研发机构、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等核心指标上,大湾区居全国前列”,[ 谢来风:《粤港澳大湾区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支撑》,

载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opinion2020/2021-12/15/content_77931788.shtml  。]能够有效吸引高校培养的高素质人才,促进粤港澳地区高质量发展;并且大湾区内制造业发达,产业结构合理,有利于创新成果的高效转化。最后是创新集群方面,粤港澳大湾区在全球创新网络中的地位稳固,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仍然位居第二,仅次于东京-横滨,“中国的集群在科技产出方面取得的增长最为显著”;香港更是在取得全球最高得分的创新指标个数的经济体排名中位居第二,仅次于美国,“在新企业、高技术进口和全球品牌价值等指标上均有世界一流表现”。[ 参见世界组织产权组织:《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内容提要)》,2021年9月20日,第10、22页。]综合来看,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要素集聚,吸引力强,具备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良好基础。[ 参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第2页。]


(四)国际化优势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内部拥有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深圳、珠海两个经济特区和前海、横琴、南沙三个自贸区,并且由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不仅自古就是中国对外交流的窗口和经贸往来的口岸,未来“将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效对接、相互融汇的重要支撑区和示范区”。[ 刘彦平主编:《四大湾区影响力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第1版,第394页。]粤港澳大湾区内的香港、澳门由于历史因素曾与西方联系紧密,回归祖国后在“一国两制”的框架下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拥有国际化的营商环境,香港被誉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之一,澳门同样也是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的重要平台。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特别行政区、经济特区的辐射和带动之下,成为内地外向度最高的经济区域,在开放的重要窗口,在全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参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第2-3页。]


三、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的方向


(一)协调多元制度格局,提升市场一体化水平


“一国两制”框架下粤港澳大湾区内存在的多元制度格局,一方面为区域内不同的发展基础、需求与方向提供了灵活的制度安排,但复杂的政策与法律也有可能给各行政区之间的合作以及人员流动造成阻碍和隔阂。“粤港澳三地属于不同关税区域,经济制度、法律体系和行政体系存在差异,各类要素还难以完全自由流动,一些领域还存在同质化竞争和资源错配现象,这些难题亟待破解。”因此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应注重不同区域之间法律的协调、衔接与合作,改善营商环境,推动大湾区“一二三四”特点的扬优补劣势;[ 新华社:《“一二三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优势与难点在博鳌引热议》,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http://www.gov.cn/xinwen/2018-04/09/content_5281158.htm  。]落实《内地与港澳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及系列协议,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内的投资便利化、贸易自由化和人员货物往来便利化;充分发挥已经设立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统筹指导作用,加强区域内制度与政策之间的协同性,落实《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目标、内容以及实施机制;从而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协调粤港澳大湾区当前的多元制度格局,深化合作,消解制度壁垒,发挥独特的制度优势,进一步优化大湾区的营商环境和提升市场一体化水平,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提供制度保障。[ 参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第39-41页。]


(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发挥区位优势


经济的协同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粤港澳大湾区背靠广袤的中国大陆,面朝重要的航线通道,即可以获得内陆的能源和原材料供给,对接庞大的国内消费市场,又可以参与对外贸易,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供应链当中;而要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所具有的区位优势,就必须依托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衔接顺畅、运作高效的基础设施网络,从而畅通对外联系通道,提升内部联通水平。[ 参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第17-21页。]首先,粤港澳大湾区要继续发挥香港作为国际航运中心的优势,带动大湾区内建设形成世界级港口群和机场群,不断丰富综合交通网络体系;其次要强化粤港澳大湾区与内地的联通,为粤港澳大湾区充分配置国内资源、对接国内市场和作为有效连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中心枢纽提供畅通的综合运输通道;最后是继续构筑并完善粤港澳大湾区内部的交通网络,加强港湾与珠三角九市的交通联系,“提升粤港澳口岸通关能力和通关便利化水平,促进人员、物资高效便捷流动”。[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第18页。并参见刘彦平主编:《四大湾区影响力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第1版,第398-399页。]


(三)把握科技领先地位,持续引进创新要素,有效转化创新成果


粤港澳大湾区应把握当前在科技创新领域的领先地位,在保持高校、高新技术企业、科学技术装置数量优势的基础上,逐步提高教学和创新质量,实现由规模优势向质量优势的转化。尽管粤港澳大湾区上榜2021年世界500强科技企业的数量高于旧金山湾区,但在营业收入与规模上与旧金山湾区的企业存在较大的差距,仍需追赶世界领先水平。因此粤港澳大湾区未来首先应注重引进国际创新资源,充分发挥香港高度开放的自由港作用,推进国际技术开发与合作;其次应推动高端产业体系的构建,“形成功能突出和特色明显的产业链跨区域分布的新格局,推动大湾区产业高端化发展进程”;最后是要畅通创新要素在粤港澳大湾区内部的流动渠道,实现高新技术在区域内的高效配置,提高创新成果的转化效率;加速科技、产业、资本聚集,通过建立创新平台,“加强产学研结合和科创成果落地转化与实际应用”。[ 参见德勤:《新发展格局下的大湾区——“十四五”时期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重点》,第12-13页。]我国“十四五”规划明确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第四章第四节。]《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提出要“以深圳为主阵地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粤港澳大湾区应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和资源统筹优势,争取在国际科技竞争中赢得先机。[ 参见谢来风:《粤港澳大湾区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支撑》,载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opinion2020/2021-12/15/content_77931788.shtml。]


(四)抓住“一带一路”机遇,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立足于当前领先的国际化水平,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应抓住“一带一路”建设的历史机遇,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努力发展为“一带一路”建设得重要支撑区。签署相关安排将香港、澳门纳入“一带一路”倡议框架,继续强化香港在国际经济和金融体系中的中心地位;发挥基础设施全面、供应网络发达的优势,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门户枢纽地位,吸引海外企业走进来,推动支持大湾区企业走出去,在更高层次参与全球竞争于合作,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促进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粤港澳大湾区地有效对接,更好地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在全面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中地地位和作用,“并作为中国重要经济引擎,带动中南、西南等泛珠地区发展”。[ 参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第39-42页。以及香港贸发局经贸研究:《粤港澳大湾区简介》,载香港贸易发展局经贸研究网站:https://research.hktdc.com/sc/article/MzYzMDE1ODI0 l  。]






1、许浩明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欧盟法研究中心主任。

2、关婷允:中国政法大学国际经济法硕士学位获得者,现任广东海际明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广东省律师协会国际贸易法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律师协会南沙自贸区法律研究中心秘书长、广州市律协粤港澳大湾区及自贸区法律业务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粤港澳全面合作法律事务专家咨询委员会海关和贸易便利化专家组组长。

3、韦敏玲:中国政法大学国际经济法硕士学位获得者,系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助教。

4、刘彦平主编:《四大湾区影响力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第1版,第46页。并参见《数说世界四大湾区》,载中国国家地理网:       http://www.dili360.com/cng/article/p5fb1efcae19ba61.htm。 

5、参见刘彦平主编:《四大湾区影响力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第1版,第392页。

6、程龙:《粤港澳大湾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近5年经济总量增长约2.4万亿元——潮涌大湾区 风劲好扬帆(谱写新篇章)》,载《人民日报》2022年5月26日第6版。

7、参见《2021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分析报告》,载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智库:

     https://thinktank.phbs.pku.edu.cn/2022/jingjifenxi_0121/58.html。 

8、参见谢来风:《粤港澳大湾区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支撑》,载中国网:

     http://www.china.com.cn/opinion2020/2021-12/15/content_77931788.shtml。 


9、参见《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硬联通”交通往来更便利》,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

     https://www.ndrc.gov.cn/xwdt/ztzl/ygadwqjs1/202203/t20220319_1319610.html?code=&state=123。 

10、刘彦平主编:《四大湾区影响力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第1版,第393页。

11、参见潘焯匡:《香港经贸概况》,载香港贸易发展局经贸研究网站:https://research.hktdc.com/sc/article/MzIwNjkzNTY5。 

12、刘彦平主编:《四大湾区影响力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第1版,第166页。

13、新华社:《习近平会见香港澳门各界庆祝国家改革开放40周年访问团》,载人民网:

       http://jhsjk.people.cn/article/30396333。

14、例如:旧金山湾以科技领先,东京湾以产业闻名,纽约湾以金融著称。参见刘彦平主编:《四大湾区影响力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第1版,第396-397页。

15、新华社:《“一二三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优势与难点在博鳌引热议》,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http://www.gov.cn/xinwen/2018-04/09/content_5281158.htm。 

16、参见刘彦平主编:《四大湾区影响力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第1版,第394页。

17、参见《数说世界四大湾区》,载中国国家地理网:http://www.dili360.com/cng/article/p5fb1efcae19ba61.htm。  并参见粤港澳大湾区统计数字》,载香港贸易发展局经贸研究网站:https://research.hktdc.com/sc/article/MzYzMDE5NzQ5。 

18、数据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统计数字》,载香港贸易发展局经贸研究网站:https://research.hktdc.com/sc/article/MzYzMDE5NzQ5。 

19、参见《新中国档案: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http://www.gov.cn/test/2009-10/10/content_1435113.htm。 

20、参见《<粤港澳、京津冀、长三角地区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报告>发布》,载人民网:http://gd.people.com.cn/n2/2020/0618/c123932-34095391.html  ;并参见刘彦平主编:《四大湾区影响力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第1版,第411-412页。

21、参见谢来风:《粤港澳大湾区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支撑》,载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opinion2020/2021-12/15/content_77931788.shtml。 

22、参见《粤港澳大湾区14所高校上榜QS世界大学排名》,载广东省人民政府网站: https://www.gd.gov.cn/gdywdt/zwzt/ygadwq/gfxy/content/post_3321745.html。 

23、谢来风:《粤港澳大湾区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支撑》,载中国网:

        http://www.china.com.cn/opinion2020/2021-12/15/content_77931788.shtml。 

24、参见世界组织产权组织:《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内容提要)》,2021年9月20日,第10、22页。

25、参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第2页。

26、刘彦平主编:《四大湾区影响力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第1版,第394页。

27、参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第2-3页。

28、新华社:《“一二三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优势与难点在博鳌引热议》,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http://www.gov.cn/xinwen/2018-04/09/content_5281158.htm。 

29、参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第39-41页。

30、参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第17-21页。

31、《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第18页。并参见刘彦平主编:《四大湾区影响力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第1版,第398-399页。

32、参见德勤:《新发展格局下的大湾区——“十四五”时期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重点》,第12-13页。

33、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第四章第四节。

34、参见谢来风:《粤港澳大湾区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支撑》,载中国网:

      http://www.china.com.cn/opinion2020/2021-12/15/content_77931788.shtml。 

35、参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第39-42页。以及香港贸发局经贸研究:《粤港澳大湾区简介》,载香港贸易发展局经贸研究网站:

      https://research.hktdc.com/sc/article/MzYzMDE1ODI0 l。 








a17afe8862a843ca822e5e171c31eae8_tplv-obj.jpg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重庆西促文化交流中心    渝ICP备13007947号-2
联系地址:重庆2488号信箱
联系方式:hexiexibu168@163.com